第十四章 乱天下(第2/8页)

其他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不如”怎么样,难不成今晚就每人插双翅膀飞走?那人接着说:“不如我们现在就把旧印毁了,让他索印不成,那不就完了。”

真亏他想得出来。当场毁印,那可是政治流氓做的事,他们很不在行。他们要办的,不过是把旧印交给王莽。至于王莽拿印来烧饭还是做菜,那是他皇帝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毁印,按今天这情势判断,单于明天肯定派人来索印。那不是白跑一趟了吗?真是毁也不是,不毁好像也不是。这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红睛瞪绿眼,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提议毁印的家伙懒得争议了,提起一把大斧,三下两下就把旧印砸碎了。其他人都被这壮举吓住了。

这下子,可真有戏看了。

第二天早上。单于一觉醒来,打开包裹一看,直想骂娘。中国人就会耍小聪明,注重外表包装,不注重思想内容。华丽的盒子里,装的是一个他不喜欢的印信。

以前,汉朝政府刘氏政权颁给单于的印信,有“玺”字。这次新政府可不得了,不但改“玺”为“章”,除此之外,还多了个“汉”字。按规矩,只有大臣才会享受“章”字和“汉”字印信待遇。换句话说就是,单于被降级了,从王爵降为侯爵。

好心招待一顿酒,竟然换来这么个结果。简直太戏弄人了。单于马上派人来找五威将,说一定要拿回旧印。而且来人还态度明确、立场鲜明地对五威将说,新政府颁发给单于的印信不合理,他们只愿意使用旧印。

单于的想法很单纯。只要旧印在,王爵就在,管你王莽颁发的是啥玩意儿。

但是,五威将经过一晚的煎熬,已经想好了措辞。他们把已经砸碎的旧印拿给单于使者看,说:“旧印都碎了,拿也是白拿。”单于使者一看,眼睛都绿了。不禁问道:“好好的印,怎么就碎了呢?”

五威将说:“我们可没动过它,是它自己销毁的。至于为什么自行毁掉,那是天意,你想问原因,就去问天去吧!”

单于使者傻了,只好回去报告单于。单于一听,好像昨晚的酒还没醒,一时也愣住了。

事情搞定了,五威将最想的就是赶快溜人。开溜之前,为了充分照顾单于受伤的心,还特意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给单于送了过去。单于看看,也没啥给说的了。然后准备了一些牛马,派人将五威将打发上路,算是还了礼节。

尽管得了份厚礼,但旧印没了,单于心情仍然不爽。于是趁汉朝代表团回国之时,修书一封,让他们代转给王莽,意思是希望汉朝皇帝,批准匈奴单于继续使用旧印。

使用旧印,当然是含蓄说法。单于就想委婉地告诉王莽,保持他单于的王爵待遇。如果王莽拒绝,那么,汉匈兄弟数十年的和平感情,可能要永远地被终结了。

二 和平梦碎

五威将回到汉朝,王莽对他们胜利完成任务特别满意。下诏对他们论功行赏,还特别给砸匈奴旧印的兄弟加了一等功。既然王莽都承认五威将的功劳了,匈奴单于想用“玺”印,就别做梦了。

到此,或许王莽以为,他已经搞定匈奴了。事实上,他已经将汉匈的外交关系全都搞砸了。不久,边境传来了一个不祥的消息,让他一下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早在七年前,即公元2年,王莽在对匈奴的外交政策中,曾给匈奴定了一项约束力的政策。此项新政,简称“四不”。即不准接纳汉人逃往匈奴,这是其一;不准接纳乌孙人逃往匈奴,这是其二;不准接纳西域诸国接受了汉朝封爵的高官逃往匈奴,这是其三;不准接纳乌桓人逃往匈奴。这是其四。

王莽的“四不”政策,匈奴口头答应。但是,做起来却是另外一码事。

两百年前,匈奴冒顿单于征服了乌桓,从那以后,乌桓年年都要向匈奴进贡兽皮和棉布。如果过期不交,匈奴就会出兵砍杀抢劫。两百年后,王莽新政颁布后,乌桓人仿佛找到了靠山,不再对匈奴进贡了。

匈奴先是派人催交,说:“时间到了,赶紧拿兽皮来,不然就有你好看的了。”乌桓人却顶杠说:“我就不想交了,奈我如何?”匈奴一听,就来气了,派兵攻入乌桓国,把国王及高官们都绑架起来倒悬着运回匈奴,准备让乌桓人拿钱来赎人。

没办法,乌桓人还是拿兽皮和棉布交给匈奴,匈奴却故意不提还人的事。没想到,这事被回国的五威将发现了。

五威将在回国的路上,发现匈奴境内一下子出现了很多乌桓人。然后就质问匈奴相关负责人,负责人告诉他们事情的经过,五威将就说:“你们也太不厚道了。既然乌桓人都把兽皮交上了,你得把人家送回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