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江山如画,风雨如晦(第2/4页)

这个故事无非是说道光孤陋寡闻,委婉地暗示了道光虽然人品还行,但能力不行。

道光也对朝臣说:“为政首在得人,安民必先察吏。”等于是把雍正和历代圣王的话重复一遍,虽然了无新意,至少说明此人并不糊涂。

道光还提出了考核官员好坏的标准。

第一,是否实心奉公。在道光看来,尽心尽力办事的才是好官员,那些夸夸其谈的多半是不合格的官员。所以,道光提倡在官场上要言行一致,不能光说好话不做好事。

第二,要正直,要敢于直言。道光气愤地说,现在官场上欺瞒成风,人人都不说实话,这样下去吏治怎么行得通呢?要敢于说真话,哪怕冒犯皇帝也没关系,千万不要阿谀奉承,千万不要欺上瞒下。许多吹捧道光的官员被道光骂为逢迎之徒,江西学政王宗诚因为江西丰收,称颂这些都是仰赖圣德。道光给了他一个“巴掌”,骂他空谈无理的言论,谄媚不实,以后不可如此。

道光武艺不错,有人夸奖他箭术高超、百步穿杨,简直就是当代的养由基。道光骂他信口雌黄,作无用之谈。看到臣下拍马屁成风,道光知道自己必须效法唐太宗,鼓励官员犯颜直谏,哪怕因此语言显得狂悖都没关系。

第三,要任劳任怨,不避嫌怨,遵纪守法。在道光看来,吏治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级官员把自身的利益看得太重,把国家的利益看得太轻。道光特别指出,各级官员应该把国家的利益作为重中之重,要敢于作为,不怕困难,即使遇到挫折和诽谤也不要退缩,国家是不会辜负正直清廉的官员的。

道光也没有把这些流于口头上,规定了每三年对官员进行一次考核。那些不堪胜任的官员全部淘汰,换上一批能干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道光屡次颁布雍正、嘉庆的谕令,由此可见此人虽然励精图治,但是创造力确实欠缺,治理国家一再照搬过去的东西。

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道光处罚了一批官员。豫亲王裕兴是被处罚的官员中级别最高的,他强奸了使女寅格,导致后者羞愤自杀。道光获知此事后,革去裕兴的王爵,并软禁三年。庄亲王奕窦和辅国公溥喜等人吸食鸦片,道光予以严惩。镇国公绵顺带着妓女到庙里唱戏,道光认为其卑鄙无耻,对他严加惩罚。这些皇亲贵胄尚且受到惩治,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官员的腐败,道光也是深有感触,他忍不住感慨:“多设一官,不过是为老百姓多增一害。”

所以说,道光刚上台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我们来看看他刚上台那会儿的政绩吧!

一、实行精兵简政政策,限制衙门里公职人员的数目,裁减冗员。到道光十年(1830年),共裁撤了两万三千九百多名官员。

二、控制捐输,限制督抚属员随意提补。卖官是清朝的一个公开政策,目的是补贴财政收入。但这个政策无疑会公开助长腐败,道光作出了有限度的改革,他并没有杜绝捐输,但是却禁止现任官员加捐职衔。

三、加强宗人府的管理。宗人府是管理皇家事务的机构,道光有感于宗室子弟日益腐败,着意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提升皇家子弟的素质。道光四年(1824年),宗人府还将一些皇室子弟送到边疆地区锻炼,一方面是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人通过艰苦的生活锻炼出良好的身心素质。

四、限定案件的审理期限。办案拖沓是官场的一个通病,很多案子由于长期积压,导致许多人屈死狱中。最高领导人道光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增加他们对社会的憎恨,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对大清国是很不利的。所以他限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京城的衙门必须一个月内结案,州县的衙门时间更短,二十天就必须结案。上司的批复在一个月内必须申报,刑部审核的话,要根据不同案情分别在十天、二十天、三十天内结案。对死罪案件的定决,从报上来到判定要在七十天内完成,监候限八十天。

相信不会有人怀疑道光是一个上进的人,是的,对于人才道光求贤若渴,用曹操的话来说就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求贤若渴

史载道光虽然不善于用人,但是对用人的重要性还是高度重视的。

道光曾明确表态:“国家以贤才为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发现人才、提拔人才还是比较困难的。如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这是道光最为关心的事,但是道光也没有很好的机制能够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只能一再发出求贤诏书。

道光主要通过哪些手段选拔人才呢?

第一种方式还是老办法——科举正途。科举制度虽然会造就一大批迂腐的读书人,也就是今天说的高分低能,但是也能选拔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这在历朝历代都有。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尽管有种种弊端,但无疑还是坚持着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