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无字碑的沉默与喧嚣(第2/6页)

他是李唐的子嗣,身上流淌着皇族的血液。他担心那个支离破碎的天子之梦会在年复一年的禁锢中悄然死去,但有时候又害怕它有一天会龇牙咧嘴地醒转过来,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光荣得近乎奢侈的梦想。可是一觉醒来,它居然真的成为了现实。他惶恐得不知如何是好,本能的反应就是拒绝,就是排斥,他消受不起那梦境中的一切……

事到如今,发起政变的大臣们也深感无奈,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应对。

太子李显要求停止政变,这让将士们大惊失色。政变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怎么能停下来?如果停下来,所有政变的参与者,都将以逆贼论处。

李湛厉声说:“诸将士抱定不顾自身安全,甚至不顾家族性命的信念,与诸位宰相同心戮力,匡扶社稷,殿下就算不哀其诚恳,也不能让我们白白送死。好吧,我等性命低贱,死不足惜,就请殿下到外面来,说服诸位将士放下武器,束手待毙吧。”

李显的犹疑不定像是一盆冷水从头浇了下来,将士们已经能够听到死神发出的召唤。时间正在一点一滴地流逝,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死亡游戏已经没有多少悬念值得等待。

李显默然良久,他已经听出了李湛这句话的弦外之音。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冲着你这个太子而来,要取消这次行动,也由你亲自出面。李湛的这句话有着威胁的意味,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和你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此事半途而废,我们会等来杀头族诛的命运,你这个太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武皇肯定也会将你下诏赐死!

放手搏一把,有可能会逃出升天;如果你不出面,今日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只有死路一条。两条路,生死两重天,已经没得选了。李显见事已至此,没得选择,只好一声叹息,哆哆嗦嗦地迈出门去。

李显出了门,早就为他准备好的高头大马牵到其面前。他踩着镫,两腿直打战,上了几次马都没上去,最后还是女婿王同皎将他抱上了马。上了马,他还不忘回头说一句:“可都是你们硬逼我去的。”

李显刚一骑上马,那些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将士们立刻打响马鞭,马急忙奔走,将士们就护拥着李显,一块儿往玄武门奔去。

就在太子李显这边出岔子的同时,玄武门那边也遇上了大麻烦。

本来张柬之亲自带领着部分羽林士兵到玄武门,按他的想法,一切都摆平了。因为玄武门的守军、左右羽林军都已经被他们控制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刚到玄武门前,就被羽林军拦住了去路。拦住他的人叫田归道,是个殿中监。田归道既不“挺张”也不“反张”,他只是赶巧碰上了。他骑着马远远就看见玄武门闹哄哄的,就带领着千骑士兵过来看热闹。

张柬之仰首望着这座高大森严的玄武门,心急如焚,进退两难。想要强攻,又担心惊动了武则天,整个京师会陷入一场你死我活的血战;不攻,就会错失良机,逼宫行动眼看就要功亏一篑……

张柬之的计划虽然已经做得够细致了,可这位临时来凑热闹的田归道真是计划外的。百密一疏,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张柬之万万没有想到,他只考虑到守护玄武门的主力部队是左右羽林军,拿下左右羽林军,就等于拿下了玄武门,却疏忽了田归道的千骑兵。

计划周密,各方面的人事关系都已疏通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通过玄武门这一关卡。由于玄武门是通往宫禁的一个主要门户,统治者常以精兵守卫。不掌握玄武门,政变就将失败。

现在守卫玄武门的,是一支名唤“千骑”的精锐部队。“千骑”的前身是“百骑”,由唐太宗建立。他挑选了一批孔武有力,特别是箭法高超之人组成“百骑”。太宗每次出猎的时候,百骑就簇拥在他的鞍前马后。以后,武则天又将它扩展成为“千骑”。

千骑也是北衙禁军的成员,名义上挂靠于左右羽林军,但是他的将领从来都是由皇帝亲自委任。皇帝这么做,也就是为自己留一手,让禁军内部互相牵制。一旦主力部队被策反了,还有非主力部队临时顶上。

但很快张柬之就稳定了下来,他忽然想到,现在左右羽林将军在这儿,你这个千骑既然挂靠羽林军,那就应该听将军的话。赶快让开,我们有急事。

可是没想到,田归道却是个认死理的人,他一句话差点没把张柬之呛死:“张大人,没有人跟我说这个事情,我不能放行。”

胜机就是与时间赛跑,最先撞线者就能把握胜机。张柬之知道,对待这种死心眼,不能硬来,不然会因小失大。只有一个办法,做通他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