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肉挡机枪!乃木希典惨烈攻下203高地和旅顺(第2/12页)

但就是在行进到松树山堡垒的途中,沿龙河两岸还分布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堡垒和火力,前进的敢死队必须先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火力点,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地前进,在安静中迅速穿插至松树山堡垒。总之,这是一支闪电战式的孤军深入的队伍,也基本是一支有去无回的队伍,必须以看得见的牺牲去搏那万分之一可能的胜利。

在乃木希典的命令下,3000多人的敢死队迅速组建,为了表达不惜一死之决心,更为了在摸黑行军中便于互相辨认,以防止有人掉队之后找不到队伍,大家必须在土黄色的军服上增加点比较明显的标志。于是,每个敢死队队员的胸前都交叉斜挂两条白布条,由于日本人劳动时会用两条带子绑住和服宽大的袖子,在胸前形成一个斜十字,称为“襷(jǔ)”,全队就叫“白襷队”。

乃木希典来到了出发阵地,他亲自检阅了白襷队,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走得静,穿插快,不恋战,经常派通信兵与军部和友邻队伍保持联系,以便突击成功在望时后方能够及时增援,直至成功建立据点。

然后敢死队队长面向全队发令: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谁也不许开枪,如有临阵脱逃或者无故躺下者,均格杀勿论,不求生还,只求胜利!

最后,所有人转向天皇的方向,持举枪礼!这是要告诉睦仁,我们就是为你去卖命的。

白襷队出发了,在朦胧的夜色中,全队鸦雀无声地行进,如同鬼魅一般,再加上那一条条闪着冷光的白襷,有如带来的是地狱般阴森恐怖的气息。他们果然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行军途中的火力点,到达了松树山补备堡垒之前。这里已经接近主堡垒,不被俄军发现都不可能了,攻占堡垒的突击发起!

正如乃木希典预料的那样,堡垒的俄军万万没想到日军会出现在这里,每个人的胸前还挎着两条奇形怪状的白布条,活像是前来索命的白无常。俄军打开探照灯,各种大炮小炮一齐射击,然而仍然猝不及防,接连丢失据点。白襷队冲上松树山补备堡垒,眼看就要偷袭成功,打开缺口!

康得拉钦科出现了,他听说日军在偷袭松树山,立即派出5个连的预备队,堡垒间的快速通道发挥了作用,增援的俄军迅速抵达,但他们进入工事歼敌已经来不及了,正好与刚刚冲上来还立足未稳的白襷队正面相遇,根据俄军战斗条例的规定,当步兵进击到距敌100米以内时,要立即放弃开枪,以刺刀打击敌人!

增援的俄军依据条例,全部上刺刀,一对一,杀气腾腾地扑向了白襷队!

自从陆战以来,日军期待已久的与俄军大规模近距离肉搏战终于发生了,也就是说,打了半年,日军终于第一次“赢得”了与俄军拼刺刀的机会,这是他们第一次与俄军大规模刺刀见红,而结果很快就会揭晓。

松树山补备堡垒之前,静静地躺下了780具白襷队的尸体,血流成河。

以一敌三,你以为我们是说着玩的!

奇袭已经完全无望了,剩余的白襷队员只好相互搀扶,又冒着俄军枪炮回撤。11月27日天明之前,他们终于回到出发阵地,1500多人伤亡,安全回来的仅为半数。

对于乃木希典来说,这个消息是严重的,这不仅意味着他心中攻占东北三堡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更是连分割防线这个最基本的目标都没有实现。康得拉钦科手中的防线仍然是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东北三堡的俄军仍然可以快速增援203高地,形成对203高地源源不断的预备队,这将给强夺203高地带来致命的困难!

主攻203高地之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失败,意味着主攻203高地的条件还不成熟,但留给乃木希典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根据前几次总攻的经验,第三军能够维持连续一周以上的总攻时间已经是极限。现在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如果不当机立断立即发起对203高地的主攻,第三军又将在东北三堡这里陷入泥潭,再也无力主攻203高地!

11月27日凌晨,在接到白襷队奇袭失败通知的同时,乃木希典下令:从即刻起,除了留下牵制部队之外,全军停止主攻东北三堡,转向203高地!

日军以“肉弹”突击!

203高地,令人恐怖的203高地,你终于到来了。

这并不是一座奇山险岭,更谈不上是名山大川,它高206米,山顶长不足250米,宽仅30多米,左右两座山峰夹着一个中部的凹陷之地,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馒头。驻守在这里的俄军也只有2000多人(人太多了挤不下),由于地表和地形的特点,什么火攻、水淹、烟攻等等都统统不行,要攻下它,只能爬上去。

但要爬上去,无疑是以身犯险。经过康得拉钦科修整和改造之后的203高地,已经是一座集中了技术与智慧的完美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