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最强抵抗!台湾孤岛抗日(第3/4页)

刘永福没钱没粮,而台南已经退无可退,没有办法,他只好派出部将去内地求援。

刘永福的部将满怀希望地来到大陆,遍访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各省督抚,却没有一个愿意给予支援。湖广总督张之洞原本是刘永福的朋友,他也曾答应为刘永福提供军饷,但了解到朝廷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后,张之洞退缩了。十几天过去了,刘永福的部将竟然没有筹到一两白银,回来两手空空。

日军的劝降书不失时机地送到了刘永福手上:清国朝廷都已经放弃台湾了,刘将军你的孤军抵抗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要你和士兵们放下武器,不再抵抗,我们欢迎你去日本,日本将给你将军的待遇,一生荣华。如果不愿前往日本,也可以送你回清国内地,日本同样能保证你的平安与荣华富贵。

两天后,刘永福复书:与台湾共存亡。

10月10日,四万日军集结在台南城外。在距离台南城20公里的郊外,有一条发源自阿里山流入大海的河流——曾文溪,这里将成为保卫台南的最后一站,刘永福抵抗日军的最后战场。

日军重重围住黑旗军阵地,他们在陆地开炮,而联合舰队军舰在海上开炮,黑旗军的装备是步枪和鸟铳,除了几个简单的炮台,军中没有一门可以还击的大炮,在炮火的压制下,黑旗军伤亡惨重。徐骧、林昆岗、王德标、简精华……刘永福的部将一个个壮烈牺牲了,可是,将士们仍然没有放弃,他们跃出战壕,英勇地和日军开展了肉搏战!

肉搏战是最消耗体力的,而缺少粮饷终于给刘永福的军队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10月18日,曾文溪的士兵已经成功地阻截日军主力大军八天了,他们没有吃的,还要冲锋,已经饿得无法站起来!

日军一步步缩小包围圈,他们决定活捉刘永福。

“刘公请走吧!”所有的将士都跪下,跪请刘永福撤退,带领小儿子渡海到厦门,保存实力,抗日也许将需要两代人去完成!

“刘公请走!以图将来!”所有人都泪流满面,痛哭失声。

刘永福望着茫茫大海,望着海那边的陆地。半个多月前自己的部将竟然没有从内地要来一两白银!硬汉刘永福禁不住热泪长流,仰天长啸:“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10月19日深夜,刘永福带领少量随从离开台南,乘船回到内地。他是带着深深的愧疚离开的,他曾经与部将盟誓与台湾共存亡,但是他没有做到,刘永福在这种愧疚中度过了余生。

而留下来的黑旗军将士,依然在节节抵抗日军。日军攻入台南后,他们就继续往南撤,竟然又以游击战的方式整整坚持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恒春。大海边出现几个形容枯槁、已经饿得摇摇晃晃的黑旗军士兵。这是台湾岛的最南端,前面就是茫茫大海,再无退路,面对在慢慢地缩小包围圈的日军,士兵拒绝投降,全部跳海而死!

他们守到了最后一寸土地!

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美丽岛

1590年(明万历年间),几艘葡萄牙的远航船绕过了马六甲海峡,进入开阔的洋面,他们在海上孤独地航行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郁郁葱葱的大岛,远远望去,阳光普照,草木丰盛,葡萄牙人嘴中迸出了赞美词:“Ilha Formosa”(音译“福尔摩沙”,意为“美丽岛”)。

当年的美丽岛,就是今天的台湾。

从打响反抗日军侵略者的第一枪开始,台湾人民坚持抵抗了五个多月,也就是说,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又花了与之前战争同样多的时间来最终得到台湾。台湾抗日义军经历大小百战,在每一处地方阻截日军的时间都超过了朝廷大军阻截日军的时间,清国朝廷在这里投入的正规军最少,而日本在这里投入的正规军却最多,几乎动用了日本全国所有的陆军和海军。

入侵台湾的日军被击毙4800多人。伤、亡、病三项总计高达3.2万人,占了出动兵力的近一半!而这个数字比日军在朝鲜和清国大陆加起来的伤亡总数多出了近一倍。

台湾抗日义军还成功地击毙了日军两位最高指挥,他们也是整个清日战争中被击毙的级别最高的将领。多年以后,日军为了掩饰他们的失利,将日军在台湾重大伤亡和北白川宫能久被毙都说成——“是感染了疟疾”,“中了瘴气之毒”。

“只有台湾,才是真正被打下来的。”——连日军在他们的史料中都这么承认。

毫无疑问,这里才是真正的战场!

而战斗远远没有结束。在平定台湾后,日本开始了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但是,日本人远远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宣告“平定全台”后仅仅一个月,1895年的12月31日,台湾全岛就响起了嘹亮的“驱逐倭奴,恢复中华!”的战音。从这一天开始,八年的抗日游击战争展开了,抗日义军曾一度进攻到台北!义军的袭扰让日本人如坐针毡,他们不得不接连撤换总督(总共换过八位总督),连后来的一位总督——狂人乃木希典都无法忍受这些“刁民”,将台湾以几千万英镑卖给英国的主意就是他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