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五十四章 藏身武当(第2/3页)

李维正想得很周到,武当山地处湖广西北与河南交界处,地方偏僻、易于躲藏,一般两省官府都不大管,虽是杨宁的出身地,但楚王不知道有杨宁的存在;赵无忌知道自己有同伴,却不知道他是谁,更不会去查他的来历,何况就是想查,他也无从着手。

当然,李维正对武当山也有一点私心,他对张三丰神往已久,如果有机缘能见上一面,也不枉他重生明朝一趟。

杨宁没想到李维正真的答应去武当,他欢喜异常,连忙道:“那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

李维正给叶紫童租了一辆马车,三人出发向武当山而去。

……

武当位于武昌西北约千里之外,属襄阳府均州管辖,自古就是道教名山,有二十七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武当山在明永乐年间犹受重视,大规模修建楼台宇阁,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不过现在是明初,在太祖朱元璋勤俭建国风气的影响下,武当山的寺观大多陈旧,道士们生活清贫,靠耕田种菜自食其力。

到了武当山李维正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武当派的说法,武当上道观寺院众多,各有各的主持、各有各的观主,不过武当一带因经历宋末元初的战火,百姓普遍尚武,和尚道士们为了保卫寺观也勤修武艺,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也不是什么张三丰所创,是各寺观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多了才逐渐形成,至于张三丰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杨宁也仅仅是听说有这么个老道长,在武当山也谈不上什么是领袖人物,而杨宁出身的道观和张三丰根本就没有半点关系。

事实上张三丰走上神坛是得到了十几年后明成祖朱棣的热捧,现在朱棣还在北地为藩王,张三丰当然也就默默无闻了。

武当山下有一个黑虎庙镇,因为紧邻道教圣地的缘故,镇上十分热闹,客栈也有十几家,在襄阳时,杨宁买了几份假路引,李维正现在改名为李胜,携妻来武当山还愿。

李维正出手大方,在一家较大的客栈里包下了一座独院,武当山远离官府,显得民风淳厚,镇上人人都随意着衣,五颜六色,和大城市里只有死气沉沉的青黑几色大为不同,这一点让叶紫童十分欣喜。

在武当山烧香还愿两天,李维正着实有些失望了,除了风景优美一点以外,就是一座座死气沉沉的寺观,以及和尚道士们百无聊奈的生活,爬了两天的山,李维正累得快要散架,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不过叶紫童却兴致勃勃,跑了两天依旧精神抖擞,看不出半点疲态,第三天还要拉着李维正去爬山。

‘砰!砰!’叶紫童使劲地在外面敲门,“李大郎,快点开门!什么时候了还在睡懒觉。”

“姑奶奶,你饶了我吧!我腿都快跑断了。”

“不行!说好了今天要去南岩宫,你昨天亲口答应的,怎么能反悔?”叶紫童的温柔已经消失了,恢复了往日又凶又恶的口气,其实她和李维正才是青梅竹马,从小就打到大,前几日荷尔蒙激素分泌偏多,她临时丧失了本性,变得温柔可人,这几日和李维正相处久了,又渐渐恢复了常态。

“昨天只是想让你早点下山才随便说说……好了!好了!让我再睡半个时辰就陪你去。”

“不准再睡,马上就要到中午了。”叶紫童不依不饶地敲门,连店小二也苦着脸替她求情,“我说李爷,你就开开门吧!我这门可要被她砸烂了。”

李维正万般无奈,只得疲惫不堪地把门开了,“算你狠,你赢了!”

他长长地打个哈欠,“就让我再睡一刻钟吧!”

他东倒西歪走回屋,一下又倒在床上,半分也不想再动。

“你这个死家伙!”叶紫童气得一跺脚,使劲拉他的胳膊,“就当我求你了,快起来吧!现在是中午了,再晚我们今天可就回不来了。”

“回不来最好,让你被山精树怪捉去当压寨夫人。”

叶紫童拉了半天,见他像死猪一样赖在床上一动不动,她不由赌气道:“你不去,那我一个人走了。”

说走就走,她刚走到门口,忽然听见李维正道:“除非你伺候我洗脸梳头,我就起来。”

“我又不是你的……”叶紫童的脸忽然一红,“那好吧!”

她端着盆去院子里打了一盆井水,又搓了搓毛巾,坐在他床边笑道:“懒鬼动一动,我给你洗脸了。”

李维正见她真要服侍自己,倒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翻身坐起来笑道:“替我打水就行了,洗脸就不敢劳驾叶大小姐了。”

“谁给你洗脸,你做梦吧!”

叶紫童把毛巾塞给他,见他头发蓬乱,便笑道:“不过我真要给你梳头,你自己梳头就像个道士一样蓬乱,人家见我们在一起,一定会拿你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