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一百六十七章 苏童进门(上)(第2/4页)

李维正因已被免职,只是一般庶民,所以他的新郎服便是一件大红的九品官服,头戴双翅黑纱帽,脚穿乌皮靴,李维正穿上喜服来到院子里,天色已经麻麻亮了,院子也是人来人往,十分忙碌热闹,迎亲的花轿队已经准备好了,三十六名鼓乐手和一群轿夫都已吃了早饭,他们正在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在一旁则摆放在三顶喜轿,按一般规矩应是一大两小,但今天的三顶轿子却一模一样,这是李维正的特别要求,叶苏童对外固然是他正妻,但在李维正心中,与他患难与共的紫童才是他真正的妻子,今天的娶亲对他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给紫童的补办,所以今天李家娶亲的一个微妙之处就在于所有的规矩礼仪都是相同的三份,比如一般人家是请十二名鼓乐手,李家请了三十六名;一般人家是一份嫁妆,而李家是三份,其中紫童的一份是由叶家准备,而瑶姬的一份则是舅父顾家替她准备;再比如,一般人家是布置一个洞房,但李府今晚却布置了三个洞房,当然,李大郎今晚该如何安排,是使三人雨露均沾,还是只开垦处女地,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时,李维正的舅父顾礼迎上来笑道:“大郎,今天恭喜了。”

顾礼是前天才刚刚赶到,同来的还有女儿顾英,按照娶亲规矩,舅父将是男方家去迎亲的主力,李维正对顾家有大恩,就算店里再忙,顾家父女也是一定要赶来,而且顾礼一定要替瑶姬出一份丰厚的嫁妆,算是他的心意,表妹顾英也是喜娘,今天的喜娘有三人,倩倩是苏童的喜娘,顾英是瑶姬的喜娘,而紫童的喜娘则是她的表妹,也就是她二叔的女儿。

李维正见舅父特地从京城赶来,连忙上前施礼道:“舅父专门为我的事赶来,一路辛苦了。”

顾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没什么,我是你舅父,你娘不在了,我总归要来,再说你大舅家人丁稀薄,帮不了忙,我更是责无旁贷。”

李维正外公一家住在凤阳府,外公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而大舅则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五年前大舅因病去世后,凤阳府那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联系了,如果李维正是荣归故里,或许他的三个表姐会携夫带子前来凑热闹,但今天他在凤阳的三个表姐只来了一人,也只能帮帮里手,当不了门面。

“大郎,恭喜了。”旁边又走来一个老者,年纪约六十余岁,举手投足间显得气度悠闲,他就是被免官回乡的鹤庆侯张翼,去年时任锦衣卫千户的李维正去广东查赈灾粮案,张翼便是广东都指挥使,他在赈灾粮一案中就因为李维正帮忙而侥幸逃脱,栽赃给了南海卫的虞光清,虽然最后是被朱元璋以失职罪罢免,但他全家却逃得了性命,为此他对李维正一直深为感激,他的祖宅在元宝山另一头,离李家村很近,天不亮他便赶来了,今天将由他担任证婚人,而且这次李维正娶亲,张翼也出力不少,不仅派了三十名仆妇前来帮忙,而且还专门送来了一百多套上好的广东瓷器,正好给李家解了燃眉之急。

李维正见他天不亮便赶来,心中感激,连忙拱手谢道:“我这次娶亲,给老大人添麻烦了。”

张翼呵呵笑道:“大郎这话就不对了,你我之间还用这么客气吗?你再说客气话,我就走了。”

张翼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然他被罢免,但他只有六十岁出头,还能有所作为,所以李维正回乡后一直和他十分亲近,两人遭遇相同,谈话也投机,渐渐地便成了忘年之交,李维正也暗示了他,就在今明两年内,朱元璋将再次大开杀戒,目标就是与他打江山的一些幸存老将,虽然李维正分析了理由,但张翼还是将信将疑,其实历史上的蓝玉大案中,他便是第一批被杀之人,只不过李维正的出现使他逃过了这一劫。

张翼看了看天色又笑道:“在老家娶亲可是最耗时辰,现在可以出发了。”

他话音刚落,李员外便似一阵风一样从屋里跑出来,挥着手臂大喊道:“时辰到了,准备出发。”

儿子要娶亲,最累的就是他这个父亲了,李员外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忙碌了,大到与叶家讨论婚期、商议嫁娶财礼,小到须借几张桌子、准备几副碗筷等等琐碎之事都是李员外一手操办,这一个月的操劳使他足足瘦了十斤,他见李维正还愣着不动,似乎觉得天色还早,便解释道:“大郎,老家娶亲的规矩可是要过元宝山,很耗费时辰,所以必须得走了。”

张翼也笑道:“我说得没错吧!当年我娶亲可是天不亮就出发了。”

“出发了!出发了!”在顾礼的连声催促中,鼓乐声冲天而起,李维正简单收拾一下,便骑上他心爱的凌志宝马,出门迎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