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三十章 京都风云(九)(第3/3页)

卓敬见皇上主次不分,便急道:“陛下若放虎归山,将后患无穷,自古关中就是龙兴之地,沃野千里、土地丰腴,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屏障,为易守难攻之地,秦王聚数十万大军于此,朝廷何以拿下?北平又是金元起兵之强干之地,背靠燕山、虎视中原,加之燕王智虑过人,酷似先帝,一旦准备充分,燕赵铁骑必将席卷中原,我南方之兵何以当之?陛下,既然李维正已经为陛下创造了机会,陛下当果断行之。”

朱允炆背着手走到窗前,他默默地望着远方太庙的琉璃金顶,良久,他轻轻摇了摇头道:“朕与诸位皇叔乃至亲骨肉,朕不想这样做,朕决定还是以德服之,以礼待之,若他们还是不肯,朕再考虑削藩,朕的仁义尚未施行,有何颜面先动刀兵。”

“陛下!”卓敬急得跪了下来,重重叩头道:“陛下熟读史书,难道忘了隋文帝和杨广的父子关系吗?难道忘了李世民和建成太子的亲兄弟关系吗?陛下念及骨肉血亲,可他们却咄咄相逼,根本不念叔侄之情,陛下以德抱怨,这并非良策啊!再说,陛下也并不是要杀戮他们,只是让他们易地做个太平王爷,陛下可给他们荣华富贵,也算念及了骨肉之情,望陛下三思。”

朱允炆沉默良久,方低声道:“先生还是算了吧!”

……

夜幕初降,李维正全身盔甲鲜明,骑在马上,目光凝重地望着京城方向,在他身后,三千骑兵已经整兵完成,随时待命,这时远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骑兵飞驰而至,都是他心腹亲兵,为首军官在马上施礼道:“禀报大人,我们已接到方岚传出的口信,朝廷之军并无异动,保护秦王府的一万军也已奉命撤走。”

“竖子不堪扶啊!”

李维正遗憾地摇了摇头,对朱标的陵墓方向叹息一声道:“太子殿下,你的恩情我李维正今天算是还清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两不相欠。”

他立刻回头命道:“出发,返回辽东。”

大队骑兵启动,如一股奔腾的洪流向北方冲去,远方监视的军队不敢阻拦,吓得纷纷向两边躲闪,两个时辰后,他们渡过了长江,也不乘船,三千铁骑直向山东方向奔腾而去。

……

燕王府,燕王朱棣已经收拾完毕了,他的神色异常慌张惊恐,连声催促:“快!快!我们要即刻出城。”

旁边的大将张玉见主公神色慌张之极,是几年来少见,他便小心翼翼劝道:“殿下,既然宫中传来消息,当今皇上已经放弃了利用这次机会削藩,殿下又何必着急,慢慢地回去就是了。”

“你混蛋!”朱棣气得用鞭子直着他大骂道:“我是怕那个优柔寡断之人吗?李维正已经走了,如果他趁我不在领兵攻击北平,谁能抵挡得住?”

“属下知罪!这就立即出发。”

朱棣又向吕思远一抱拳,“犬子高煦,就有劳先生早晚教导了。”

现在还不是和朝廷翻脸的时候,朱棣带走了世子高炽,仍然留下次子高煦为质。

“殿下放心,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吕思远深深地行了一礼。

朱棣点点头,他一挥手,“立刻出城,有阻拦者,杀无赦!”

就在李维正率军北上后一个时辰,燕王朱棣也紧接着率领护军离开了京城,急急惶惶返回北平。

第二天天还未亮,燕王离去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诸王,就仿佛大树倾翻一样,诸王顿时如猢狲般散去,秦王忍痛带伤急急赶回关中,晋王、辽王、宁王、周王、齐王皆惊得手足无措,他们慌忙草草收拾一下,也不跟朝廷告别,诸王如退潮一般纷纷离开了京城。

而此时,朱允炆还在被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回复叔父们的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