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贵宾到访(第3/4页)

“此三人分别是荀衍、荀休若,荀谌、荀友若,荀悦(恱)、荀仲豫也!”戏志才玩世不恭的眼中露出几许尊敬之色,低声说道,“再加上荀文若,以及此时并不在书院内的荀攸、荀公达,荀氏八龙之下,便数这五人最是贤良!”

荀彧与荀攸张煌自然清楚底细,可是荀衍、荀谌、荀悦三人他却所知寥寥,唯一有点印象的荀谌,张煌也只知道他在荀家弃袁绍而投曹操时,并没有与荀彧、荀攸一起走,而是选择留在了袁绍麾下,直到官渡袁绍战败,荀谌或回归荀家、或不知所踪。总的来说,并不像是什么能匹敌荀彧、荀攸的人物,要不然何以地位远不如田丰、逢纪、审配、郭图等人?而让张煌感到吃惊的是,戏志才竟将另外三位与荀彧、荀攸摆在同一个高度,并且言语中满是尊重。

[莫非那荀谌、荀友若,是当时荀家选择放在袁绍那只篮子里的鸡蛋?]

张煌有些意外地远远打量起台上的荀谌来,却不想那荀谌也不知是否是察觉到了什么,转动视线瞧了一眼张煌,让张煌微微一惊。

“小张兄再看那边的看台。”戏志才指着远处的看台对张煌说道。

张煌放眼望去,只见在那个看台上亦站着数名学子,与张煌等人站在台下观瞧不同,那几位学子一看就知道是身份特殊。

“郭图、郭公则,辛评、辛仲治,钟繇、钟元常,杜袭、杜子续,陈群、陈长文、阮瑀、阮元瑜……皆是这些几日小张兄未曾见过的小舍学子。”

“……”张煌闻言目瞪口呆,幸亏他这会儿没喝水,否则恐怕定会喷戏志才一脸。

郭图?辛评?

日后袁绍麾下四大智囊之其二,竟然也出自于颍川书院?

还有钟繇……

张煌如何不知在历史中,这位大能是与他兄弟臧霸、李通齐名的智将,是曹魏一方三尊不可动摇的鼎石,尤其是他的儿子钟会,那更是与邓艾一同称为导致蜀汉灭亡的‘二将’。

张煌瞠目结舌,相比较这三位,他无心再去关注杜袭、陈群、阮瑀以及其余等人了,他却是不知,后三人的才华丝毫不逊色郭图、辛评以及钟繇。

[难以置信……难不成日后曹、袁之战,莫非竟是颍川学院众学子的内战?]

张煌颇有些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他忽然想起了途中听说的谣言,说是也不知谁谁谁曾经说了一句,天上星星皆汇聚于颍川,因此,颍川乃是奇才并出之地。早先张煌并不相信这种传闻,可如今瞧见这一幕,瞧见颍川学院殷实的俊杰基础,他这才相信了。

[若是有谁能收尽这座书院的所有俊杰,恐怕日后也没曹操与袁绍什么事了……]

尽管颍川书院并未囊括所有的谋士奇才,撇除襄阳书院不算,便还有贾诩、田丰、周瑜、陆逊、程昱等许许多多,但即便如此,张煌依然还是发出了这般感慨。

想想也是,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荀谌、荀悦、荀衍、郭图、辛评、钟繇、杜袭、陈群、阮瑀,这种可怕的智囊团队,天底下有能抵挡的?

这么一想,张煌瞬间就不怎么看好襄阳书院了,不可否认襄阳书院有诸葛亮与庞统这两位日后极为恐怖的存在,但是颍川书院这边郭嘉与荀彧的组合难道就无法匹敌?在张煌的见解中,诸葛亮顶多也就是与荀彧持平,庞统差不多也能与郭嘉、或者荀攸打个平手的样子,可是颍川书院这边还有戏志才等其他杰出的谋士。

[相对于颍川书院,看来襄阳书院在学生方面确实要差前者一筹啊……]

不知怎么的,张煌在暗暗感慨了一声后,心有所动地瞧了一眼身边的徐福。

[没记错的话,大福在历史中,日后亦是襄阳书院的其中之一啊……不过就算这样,襄阳书院还是逊色于颍川书院……]

张煌不动声色地在心底暗自评价着两所书院的实力。

而就在这时,颍川书院的城池大门处传来了几声炮响,紧接着,一声嘹亮的通报传到了张煌耳中。

“陈王殿下到!”

“陈王殿下?”看台旁的众学子惊讶地议论纷纷。

陈王乃是陈国诸侯王刘宠,因为途中经过陈国,张煌自然听说过这位王爷,他只是纳闷,这位皇家子弟怎么会来到颍川书院。

就在张煌惊讶之际,远方又传来一声通报。

“陈留太守张邈张大人到!”

张煌还来不及反应过来,看台下学子们的议论声更响了。

“张邈、张孟卓?”

“赫赫有名的‘八厨’之一,何以突然拜访我书院?”(八厨指八位能散财救人的当世仁者,不是说八个厨子。)

被这突然变故一打岔,无论是颍川书院还是襄阳书院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意思。亏得荀彧老成持重,见此变故也不惊慌,示意台上暂停比试,率先带着人去迎接陈王刘宠与颍川太守张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