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射”场(一)(第2/4页)

想到这里,张煌好奇问道,“张太守与陈王殿下有交情?”

似乎是看透了张煌心中想法,曹操笑着摆手解释道,“张小兄误会了,陈王殿下本来不知孟卓兄新任陈留太守,他只是恰逢其会而已。……张小兄可知陈王殿下素爱狩猎?”

张煌摇摇头,如实说道:“前些日子我虽途经陈国,但是陈王殿下的事,在下却所知寥寥。”

曹操点点头,继而眼中露出几许敬佩之色,为张煌介绍道,“陈王刘宠殿下,擅骑马射箭、百发百中,且为人豪爽耿直,乃是我豫州首屈一指的豪杰……”

“擅长弓箭,百发百中?”太史慈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要知道他的箭术一直以来都被李通等人称赞,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做不到百发百中。太史慈可不相信一个养尊处优的王爷,竟然掌握有那般高超的箭术。

曹操毫不在意被太史慈打断了话,相反地,他似乎隐隐从太史慈不服气的眼神中看出了些什么,低声笑道,“就在前日,操亲眼瞧见陈王殿下拉三石铁胎强弓,射中三百步外鹞的,十箭皆中。”(鹞的,即古代对靶子的称呼。)

“……”太史慈闻言满是难以置信之色。虽然三石的强弓他倒是也可以勉强拉开,但是要用这种强弓去射三百步外的靶子,而且还是十箭皆中,这种不可思议的成绩太史慈显然是绝对办不到的,至少他眼前绝对办不到。

见太史慈满脸惊骇,曹操亦不在意,毕竟他当时也被陈王刘宠的神技所震惊。

“陈王殿下与一般养尊处优的皇族子弟不同,他生性好武,素爱狩猎。这不,前些日子陈王殿下便领着其心腹,陈国相骆俊、骆孝远,带着十几名卫士一同出外狩猎。却不想天公不作美,在陈王殿下追赶一头獐子时,天降大雪,狂风大作。待天气稍稍转好,陈王殿下这才发觉他无意间来到了陈留郡。思忖一番后,陈王殿下便决定到陈留拜访一下当地的太守,一是因为陈王殿下一行人所带的东西皆拉在狩猎的驻地,身上无钱、腹内无食;二来嘛,按照我大汉的刑律,诸侯王是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的。……而这时恰逢孟卓兄初登太守之位,郡内世家、名儒皆来道贺,听闻陈王殿下前来拜访,孟卓兄便将陈王殿下迎入住所……”

[原来是巧合啊……]

张煌释然地点了点头,诧异问道,“那怎么又来了颍川书院?”

“还不是因为得知襄阳书院众学子前来挑战颍川书院。”曹操笑着说道,“颍川书院虽是荀氏一族的家业,但也不可否认是我豫州的骄傲,岂能在外来人面前落下面子?……前去祝贺孟卓兄的士族子弟中,有一人得知了此事,宴席间无意间提起,陈王殿下与孟卓兄听了二话不说,放下酒杯就赶了过来,说是要给颍川书院站脚助威!”

“原来是这样……”经曹操这么一解释,张煌总算是明白何以陈王刘宠与陈留太守张邈会带着一大帮人兴师动众地前来颍川书院,原来是给颍川书院助威来了。想想也是,毕竟陈留、颍川、陈国三弟本来就隔得近,同仇敌忾之下,怎么也不会容襄阳书院的学子在这边耀武扬威。

当然了,这是陈王刘宠与张邈、曹操等人的想法,而在张煌看来,这回的比试,襄阳书院十有八九不是颍川书院的对手。说句话说,曹操等人来不来其实都一样。

“那些位皆是张大人府上的宾客么?”张煌指着远处荀彧、荀谌、荀悦、荀衍四人正在接待的大人物们问道:“有名吗?”

曹操怪异地瞧了一眼张煌,这才想起张煌并非本郡人士,遂耐着性子介绍道,“瞧见那两个兄弟没有?那是陈留考城的舒家子弟,哥哥叫舒曷,字伯膺,弟弟叫舒邵,字仲膺,皆是饱学之士。兄弟二人和睦相亲,一同振兴舒家基业,已成当地美谈。”

[没印象……]

张煌咂了咂嘴,他根本不晓得那俩兄弟在历史中在袁术麾下也曾担任一地长官。

“看那位。”曹操指着远处众宾客中一位身材魁梧、气色朱润的大汉,低声说道,“瞧见没有?此人叫做卫兹,别看好像长得五大三粗的样子,跟元让那厮有得一拼,可其实上,此人乃陈留郡襄邑县的富豪,比起曹家亦是不遑多让啊……操这些日子手头紧,正在考虑是不是要与此人接触看看,哈哈……”

(卫兹就是曹操起兵之时倾尽家财赞助他的那位。后来投奔张邈,在张邈与曹操合力在荥阳与董卓军交战的时候战死。有个儿子叫做卫臻,曹操视为亲子一般,在曹魏当官一直官至司空、司徒,死后追封太尉。)

张煌诧异地望了一眼曹操,古怪说道,“你可是曹家的大公子,手上还会缺钱?”

曹操脸上露出几许尴尬之色,讪讪说道,“那是张小兄不知我曹家内情。若是家父在,操手中自断然不会缺钱使唤,不过若是家父不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