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军师的尴尬(第2/4页)

想通了这一层的荀彧连忙望向郭嘉,却遗憾地发现,郭嘉姿势不雅地坐在椅子上,一边吃酒一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诸葛亮与庞统二人。

[看来只能孤军作战了……]

荀彧微微叹了口气。

而后,在收到了各自军师的建议牌后,四将开始了行动。

“张煌军选择西行,遭遇李通军……双方是否斗将?”

“放弃斗将。”李通在戏志才问完之后说道。

戏志才点点头,说道,“李通放弃斗将,军队士气下跌,李通军战败,损失兵力二十名,张煌军损失兵力十名。李通军退回原地。”

“不是吧?这就战败了?”李通表情夸张地大叫起来,结果却遭到了戏志才的警告。

四位军师见此又一次低头思忖起来。

[果然有士气一说,这样的话,岂不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张煌军?]

就在他们暗暗思忖之际,忽听戏志才又喊道,“臧霸军进攻张煌军,双方是否斗将?”

“放弃斗将。”已经吃过一次亏的臧霸开口道。

戏志才点点头,说道,“臧霸军放弃斗将,全军士气下跌。战斗结果,双方战平,各损失兵力十名,退回原地。”

“诶?”

“放弃斗将,竟然战平了?”

“出错了吧?方才没有士气下跌可是战败了啊。”

有些不明所以的学子们议论起来,然而诸葛亮、庞统、郭嘉、荀彧四人却是明白了。

[原来臧霸是在统军上有加强……]

诸葛亮的眼中露出了喜色。

臧霸在统军上有加强这条规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可以轻易打败荀彧一方的陈到军,哪怕遇到张煌军,只要放弃斗将,最坏的局面也不过只是战平而已。

[抽到上将了!]

诸葛亮不由地面露喜色。

反观荀彧,却是不经意地皱了皱眉,显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第二回合结束,四位军师们又开始思索起来。

两轮的试探,他们已经总结出了几条由戏志才制定的规则,而其中有两条最为关键。

第一,张煌斗将无双。这一条规则意味着,在阵前斗将结果影响两军士气的规则下,张煌军在正面交锋时不会战败,最多也只是平局。

第二,臧霸统帅加强。这一条规则意味着,臧霸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都不会出现溃败导致损失兵力过重的事发生,并且,除了碰到张煌军时放弃斗将可以换来战平外,他碰到颍川一方的另外一支陈到军,便可以轻松将其击溃。

[相比较奉孝而言,还是那一方的‘大将’更好用啊……]

并不推崇奇兵之道的荀彧望了一眼诸葛亮一方的臧霸,不由地有些头疼。

当然了,这些讯息都来自于正面交锋的范畴,至于奇袭方面的‘武将讯息’,还是要通过四位军师再次试探。

“第三回合,春三月九日。”因为规矩大致已经说清楚,戏志才说话简洁了许多。

但是这一回,郭嘉却很意外地提笔写了一张建议牌给张煌,要知道前三回合,他可是什么建议都没有给张煌。

待瞧见郭嘉的那一张建议牌,张煌脸上泛起一个诡异的笑容。

四将的行动牌,再次交予了戏志才手中,他边看便说道,“李通军渡颍水,臧霸军渡颍水。”

[这是奔着我来了?]

荀彧双眉一挑,而就在这时,却见戏志才嘿嘿笑道,“张煌军于上游蓄颍水三日,于李通军与臧霸军渡河时掘开颍水,李通军与臧霸军受到重创,分别损失兵力一百名。两军退回颍水西侧。”

[什么?]

诸葛亮与庞统惊愕地望向了郭嘉,却见郭嘉一面吃酒一面笑眯眯地望着他们,张着嘴做了一个口型:春汛。

[……]

诸葛亮与庞统对视一眼,只感觉后背冰冷一片,他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戏志才在回合数上加上日期,可不是为了让众人方便记忆,或者方便于计算四支军队的行动力,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要叫四位军师因势利导,结合天时地利用技。

[这么说,四将脚下所踩的地图位置,亦能利用了?]

荀彧连忙望向陈到,发现其正站在地图中一座小山丘上,他这才松了口气。在他想来,若是地利也可以利用的话,凭借他占据高处的优势,臧霸军也不见得就能打败陈到军,攻下那座他花了两个回合建立起来的营寨。

然而此时,殿内众学子们却仍在窃窃私语。

“一……一百?”

“两军直接减一百?”

“笨啊,奉孝兄都献掘颍水之策了,区区一百还算多?你倒是想想,若是颍水当真被掘开,那是何等可怕!”

“说的也是……”

诸葛亮与庞统表情凝重地望向了郭嘉,他们知道,这是郭嘉猜到了他们要一同对荀彧下手,因此叫张煌在颍水上游积蓄春汛之水,于李通与臧霸渡河时发动水攻,让他们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一回合,更让他们付出了每人一百名士卒的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