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荀攸、荀公达(第2/4页)

“有劳荀大人了。”一听说荀攸竟然在雒阳南城门等了他们好几日,张煌不由地心生愧疚。

“诶诶,几位小哥乃是我荀氏的友人,即在下的友人……直呼在下表字公达即可。”荀攸笑着摆了摆手,旋即面露沉思地说道,“至于在下白等了诸位几日,这也不关诸位……奉孝兄说得没错,在下虽擅谋算,可还是差了一线呐。……世事总有意外,在下还不能算尽。”

李通等人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感觉有些好笑,心说你还打算将意外都计算进去不成?唯独张煌对荀攸的话报以信任的态度,因为他很清楚荀攸究竟是一位何等的大才,那可是历史中中原霸主曹操的‘谋主’,称其为郭嘉过世后最倚重的智囊也毫不为过。更关键的是,荀攸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兵略大家,王道用兵、诡道用计,无一不是精通。严格地说,他比其实偏向于内政的荀彧更符合军师这个职务,恐怕也只有寥寥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历史上,荀攸的评价与成就比郭嘉与戏志才更高,与叔叔荀彧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绝对是曹操在智略方面的左膀右臂。)

聊着聊着,荀攸便与张煌等人聊到了颍川书院内那场别开生面的兵略之争,提到此事时,只见荀攸那是一脸的懊悔与遗憾之色,不住地摇头说道,“文若在信中言及,诸位曾配合文若与奉孝兄与襄阳的学子比试兵略,真是遗憾在下未能有机会参与。”

李通与臧霸的表情顿时就变得尴尬起来,毕竟最后可是他们俩脱掉外衣绕着大殿跑了一圈。

“公达兄若是那时取代荀文若出战,恐怕襄阳书院就要狼狈而回了。”张煌这话可不是有意夸赞荀攸,这仅仅只是荀彧以及郭嘉等人的原话而已。当然了,张煌本人也是这么想的。要知道郭嘉加上荀攸,这可是恐怕连法正与庞统、周瑜与陆逊都无法战胜的组合。(正史中法正的兵略强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则与荀彧差不多,都是偏向于内政方面的奇才,用兵也就那么回事。真正的兵略大师,是荀攸、周瑜、法正、庞统、钟繇、陆逊等等。就算是贾诩,也只能算是擅长出奇谋,但谈不上是真正的兵略大家。)

见荀攸对那场兵略之战颇感兴趣,张煌便叫徐福原原本本地详细叙述了一遍,毕竟黑羽鸦当中唯有徐福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而徐福那么一说,荀攸更是对那场由戏志才制定规则的兵略之争大感兴趣,不住地叹息自己竟错失了如此有趣的事。

一番交谈下来,双方早已消除了因为不熟悉而产生的隔阂,隐隐有种相识已久的错觉。

不多时,饭菜便由府上的厨子端了上来,丰盛却也不奢侈,是在座的几个人能够全部吃掉的份量,这让佘稚亦对荀攸充满了好感。

酒足饭饱之后,荀攸这才对张煌等人说道,“文若托我照看你们,若是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住在我府上。……我已让老门人替你们安排好了客房,不过府院狭小,仅有两间客房,你们可莫有怨言哦。”

对于荀彧、荀攸这对叔侄俩的善意,黑羽鸦们感动地无以复加,虽然说他们如今其实已有了落脚的地方,但是这样拒绝别人的好意,张煌还是觉得不妥。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不好拒绝荀攸,张煌等人亦不愿住在荀攸准备好的客房。倒不是对荀攸有什么意见,只不过那些凌空悬浮于雒阳天空中的浑天仪,实在是让张煌等人感到心悸。

想到这里,张煌抱拳感谢道,“多谢公达兄的美意,不过……在下等人粗鄙武人,怕睡在上房反而难以成眠,不知公达兄府上可有酒窖?我等睡在酒窖里就好了。”

“……”荀攸闻言一愣,继而聚精会神地望着张煌,良久微微感叹道,“看来你们大致已经了解雒阳的现况了,倒是省去了在下一番工夫。”说着,他站起身来,对张煌等人说道,“诸位且随在下来。”

张煌等人跟着荀攸走出了大厅,来到荀攸的卧居外间,只见他拉动书柜的机关,待书柜移开时,本应该是墙壁的地方却是一条向下的阶梯。

[咦?]

黑羽鸦们不由地感到吃惊,惊讶地望着荀攸。

似乎是注意到了黑羽鸦们眼中的惊愕,荀攸淡淡说道,“内城之府居大多都设有密室,不足为奇。……请!”

“请!”张煌拱了拱手,旋即暗道自己实在糊涂。想来连他们初至雒阳的人都晓得浑天仪的存在,荀攸久在雒阳为官,又怎会不知?想来必定有掩人耳目的办法。

正如张煌所猜测的那样,他们跟随荀攸走下阶梯之后,才发现荀攸的卧居外间地底下其实还有一个隐秘的密室,跟马元义那所宅邸差不多,荀攸府上的密室中亦摆呈着许多桌椅家具,甚至于,桌上还摆着几对酒盏,酒盏中尚有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