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根源(第2/3页)

果不其然,第五宫元在望了一眼远处的幻空山后,沉声说道,“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定数,一啄一饮莫非前定,大汉朝至如今这等疲弱属定数,太平道起事注定失败亦属定数,天道之下,莫非棋子,所谓罔替,亦不过是无数棋子环环相扣,推演之后……十五年之前,张角侥幸获得三卷仙书,勤加研习,练就一身强横道法,那时的他,就已经晓得他日后会创立太平道,并且太平道也终将覆灭……”

“既然明知此事,那为何张角还要创立太平道?”地剑输耳忍不住疑惑问道。

“因为此乃定数!”第五宫元幽幽地叹了口气,摇头说道,“张角极赋睿智,他明白他所创立的太平道不过是天道欲借他之手,向愈加疲弱腐朽的大汉朝注入一丝活力,以免大汉朝在气运未尽时便自毁于萧墙……他只是一枚棋子,贫道明白,他也明白……他欲反抗,但是,睿智的他很清楚身为凡人的他注定无法抗拒天道的幕后推手,因此,他选择了暂时的顺从……此人真乃天纵之才,苦思冥想之下,终于被他抓到了一个破绽,一个天道的破绽……”

“……”唐周、恢恢、输耳三人闻言面色一震,显然是被这番话所震惊了。

天道,竟也有破绽?!

“不错!纵然是天道,亦有破绽!因为天道只重大势,不论小节。”第五宫元面色一顿,沉声说道,“在这一桩桩环环相扣的历史进程中,他张角并不需要当面与天道为敌,他只要以巧力改变其中一个环节,或者几个环节,那么,整个历史进程便会彻底改变……可问题是,活在天道‘天目’之下的凡人,未得生便知其死,如何欺瞒天道?”

“张煌……”听到这里,地剑输耳的脸微微有些变色。

“不错,正是张煌!”第五宫元望了一眼地剑输耳,正色说道,“太平道因为张角的死而覆灭,但张角却并非因为太平道的覆灭而死,他张角的死,是定数!是天道定下的,而这,恰恰便是张角最希望改变的最关键一环。……起初,张角将希望放在张煌身上,希望张煌可以改变他在天道推演的历史进程中‘必死’的关键一环,毕竟此子乃这世间唯一的变数。……但是,张角的睿智,注定他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对此事毫无所知的稚子,于是,他暗中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越听越投入的唐周皱眉问道。

“……”第五宫元深深望了一眼唐周,沉声说道,“我玄门道家有一门法术,叫《身外化身》!”

“身外化身?”唐周闻言一愣。

身外化身,指的是用道法凭空变出一个与本尊一模一样的身体。若不额外灌注道力,那充其量就是一个障眼法般的幻象;可若是额外灌注的道力,那么,身外化身那就是比剪纸为人、撒豆成兵更加玄妙而厉害的道法,毕竟前者变出来的是同样拥有道力、可以施展种种道法的化身,可不是剪纸为人、撒豆成兵那种弱不禁风的傀儡小卒子可比。

“依靠身外化身就可以逃过‘必死’的一环?”唐周表情怪异的问道。

面对着唐周的疑问,第五宫元反问道,“寻常的身外化身当然办不到,可若是那张角在额外向化身灌注道力的同时,将自己一部分的意识也分离了出去呢?”(觉得孩子在浴缸里游泳动作相当搞笑的小雷语:道书很早就有神识与意识的相关理论,其中神识为先天,意识为后天。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灵智未开,神识占据主要地位;而随着婴儿渐渐长大,开启灵智,逐步产生了自我意识,神识便随之衰弱。所以说,一般道人修道修的是先天之境,也就是神识。据作者初步了解皮毛,神识基本上就是一个万能的存在,啥都能做。)

“一部分的意识……”唐周的表情顿时就变了。

要知道像什么意识昏迷、意识混乱,那都是后世的说法,在古代就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失魂。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小说中的主角在穿越后装失忆,弄得一副意识混乱的样子,然后别人就会说,你这小子是不是得失魂症了。

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它就是魂!(这样解释的话,魂应该是后天形成,那魄是什么呢?只是据说魄应该是依附于身体的,因为它很沉,很轻盈的魂不一样。具体如何,作者还在钻研解析资料。)

也难怪唐周变颜变色,毕竟第五宫元的话是在说,张角将自身的魂分割成了几部分,将它们与道力一同灌注到了化身当中。虽然说这种解释听着叫人毛骨悚然之余亦目瞪口呆,但是细细推敲起来,倒是可以解释为何那张解在感觉上颇为接近张角,但是与张角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张解、张臶、张让……倘若贫道没有猜错的话,张角定是将自身全部的精华平分给了这三个人。张让作为大汉朝皇帝身边的十常侍,党同伐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显然易见,张让是继承了张角的‘恶念’;而张臶具一身强大的道力,却无丝毫贪欲,无私为钜鹿等地百姓治病,显然是继承了张角的‘善念’。……如此看来,那张解也不难猜测了,他必定是继承了张角的‘自欲’,即‘执念’,换句话说,他才是最最关键的一人,刨除了他,就算贫道杀那张臶上万次,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