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争功(第3/4页)

虽然有种好似兔死狐悲般感觉,但是皇甫嵩被驱逐出局,这对于董卓而言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好消息。

除了皇甫嵩以外,这里在座的有哪个比得过他?

他甚至可以开始想象,待会主动请缨追击韩遂的他,势必可以借助皇甫嵩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将韩遂杀地大败,向朝廷已经何进大将军奉上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想到这里,董卓有些按耐不住了,因而在张温询问众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时,他率先站起来请命,恳请独自率领一支精锐追击韩遂。

可没想到的是,荡寇将军周慎竟然跳出来跟他争这个先锋将的职务。

他凭什么?!

他周慎凭什么?!

一个战败之将凭什么?!

好吧,人家凭的是有何进大将军在后面撑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身为主帅的张温也不好不给周慎面子。

左右为难之际,张温只好本着两不得罪的想法办事,同时任命荡寇将军周慎与破虏将军董卓各自领一支精兵追击韩遂。

“岂有此理!”

记得最后董卓的黑着一张脸离开的,毕竟张温的做法让他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扬名机会。

想想也是,倘若他独自领兵前往追击韩遂,并且此行顺利,那么的他的威望势必能直追力挽狂澜终结了“黄祸”的皇甫嵩,成为军方与朝中所器重的新贵。

但如今荡寇将军周慎参与其中,就算打败了韩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更何况在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他董卓不一定能超过有着何进大将军支持的周慎。

更令董卓恼怒的是,张温似乎也有些偏向于周慎的意味,让孙坚担任周慎的副将。

孙坚那是什么人?

那可是武力超群与他董卓不相上下的猛将!

在董卓看来,有孙坚辅助,周慎只要自己不犯傻,啥都不做也断然没有战败的道理。

江东的猛虎,陇西的恶蛟,这一虎一蛟的名誉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换而言之,此行董卓就算是顺利,那也顶多喝口汤而已,肉跟骨头他是绝对吃不到的。

想明白这一点后,董卓连带着张温也嫉恨上了,待会议结束后冷哼一声,便领着张煌拂袖而去,相信张温恐怕也没有想到,他今日碍于何进大将军的权势而偏向荡寇将军周慎的举动,有朝一日将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此人甚是无礼!”眼瞅着董卓沉着脸拂袖而去的举动,孙坚脸上露出几分不悦。

虽然他也觉得张温偏袒周慎的做法有点不妥,毕竟周慎之前别说功劳了,罪孽滔天简直不可赦免。在这种战败之将跟除了皇甫嵩功劳最大的董卓放在一块,叫他们分别担任先锋将,孙坚亦觉得有些不太合适。

但是没办法,谁叫张温与他孙坚有提携之恩呢?在这个时代,举荐人与被举荐人的不关系,不亚于座师与门生,那都是构成上级官员与下级官员关系网的重要部分。比如孙坚,他眼下在朝臣眼中就属于是司隶校尉张温一系的人,除非二人自己因为什么事反目成仇,否则这种关系牢不可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罢了!”

张温摆摆手示意孙坚莫要发作,毕竟他也能理解董卓此刻的心情。

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即便是司隶校尉也得罪不起何进大将军,因此,为了避免日后周慎给他穿小鞋,他只能偏袒周慎。而这个态度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他这一辈子也别想再跟董卓拉拢关系,甚至于董卓还会因此嫉恨他。

相比较愠怒的董卓、愤慨的孙坚以及无奈的张温,整个帐内唯独荡寇将军周慎最显得意。

此时的周慎已没有前些日子的狼狈,英气奋发,不可一世,这种好似小人得志般的洋洋自得,让皇甫郦恨得牙痒痒。

明明是叔父的功劳,凭什么这种小人来坐收渔利?!

皇甫郦不甘心地望了一眼叔父皇甫嵩,希望后者能站出来说两句,哪怕嘲讽周慎几句也好,好歹能出口恶气不是?

但让皇甫郦感觉纳闷的是,皇甫嵩淡定地离开了帅帐,从始至终瞧也不瞧洋洋得意的周慎,他的目光遥遥望着那个满脸愤怒拂袖而去的董卓,一双虎目泛着几分复杂。

方才,皇甫嵩分别瞧见,董卓在离开帅帐的时候回头瞧了一眼那周慎,那眼神,异常的冰冷。

“董仲颖……”

不知为何,皇甫嵩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仅仅一个月,皇甫嵩心中的不祥预感便得以验证了:吃过一次亏的荡寇将军周慎并没有吸取教训,依旧是刚愎自用、我行我素,他拒绝了孙坚所提议的“抄小路断韩遂大军粮道”的策略,妄想按部就班地跟韩遂徐徐作战,结果反被韩遂袭了粮道,大败而归。

而令皇甫嵩感到揪心的是,董卓似乎是对此早有预料,因此早早地离开了周慎军的附近,孤军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