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3/3页)

惨祸总算没有发生。

惊牛在距离两位青年女子不到一尺的地方,停住了疯狂的脚步。它是被燕青勒着绳套生生地拽住的。

燕青在看到窗外惊险情形的同时,就离弦之箭一般冲出了茶肆。他飞步追上惊牛,疾伸双手抓住牛车套绳,使出全身之力向后狠拽,终于在被惊牛拖出丈余后,迫使它止住了四蹄。那头牛喘着粗气,扭转头看了看胆敢与它较劲的这个对手,居然一下子安静下来。

燕青抹一把额上的汗水,用手掌轻抚着同样是汗漉漉的牛背。那牛圆睁着惊奇而顺从的眼睛看着燕青,含糊地冲他叫了一声,似乎是表示很钦佩这个人居然有同自己角力的胆量。方才那些张皇失措的人们如噩梦方醒似的安定下来,许多人情不自禁地喝起了彩。

脱离了险境的两位青年女子缓过了神色,向燕青面前走过去。走在前面的那位看上去稍长几岁的青年女子感激地向燕青道了个万福说,多谢公子搭救。公子幸无恙否?

燕青一只手揉捏着因用力过猛,而被扯得有些酸痛的臂膀,谦和地答道,不妨事,小姐无恙便好。

说话之间四目相迎。两人都觉如蓦见三春艳阳,眼前灿烂明媚地一亮。

那青年女子乃是位惯看秋月春风的人物,形形色色的伟男俊少,曾经见过无数。但能似燕青这般,令她于一视之下怦然心动者,在此之前委实还未曾碰到过。燕青虽然生性风流潇洒,且有个“浪子”诨号,其实在女色上面并不十分上心。而且燕青的品位极高,一般的俗艳女子,根本入不得他的眼眶。像眼前的这位青年女子这样,容貌气韵令其一望而为之痴迷者,亦是前所未遇。

方才大家都在慌乱中,无暇顾及其他。此时险情乍除,心境初定,英雄丽人迎眸对视,相互间始将对方看得真切。一层涟漪便不由自主地同时在这一对意外相逢的绝色男女心底荡开。

一见钟情,此其谓也。

容貌的相互愉悦是一见钟情的重要原因,但非其全部因素。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原因十分复杂。据说内中乃是有一种神秘的气场在作怪。双方的气流若是对了路,相互间便会产生出强大的引力,令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燕青与那青年女子,这时就同时感受到了那神秘磁场的作用力。

两句寒暄的言语道过后,双方都想再继续说点什么,却一时都想不起说什么好。人群忽然又骚动起来。原来是京城东西厢巡察捉杀使孙荣闻知此处出了命案,带领大批捕快赶到了现场,正在驱赶纷乱拥挤的百姓。于是燕青关切地对那青年女子道,此处甚是混乱,小姐快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那青年女子原本正欲开口询问燕青的姓名,听得燕青这话,倒不好意思再多言,话到嘴边改了口道,公子说得是。那些衙役净不问青红皂白地胡乱抓人,公子也快走吧。

燕青拱手冲青年女子道一声再会,又向那已经挤到近前来的牛车车夫叮嘱一声看好了你的牛,便转身挤出了嘈杂的人群。

走了几步,他情不自禁地回了一下头。却见那青年女子也在边走边扭头望他。燕青觉得仿佛是心里的什么秘密被人窥破了似的,面皮上一阵发热,忙回脸躲了青年女子的目光,大步流星地走去。一丝遗憾从他的心底生将出来,为什么不问一下那青年女子的姓名呢?但他马上又自问自答地摇了摇头,感到自己的遗憾很可笑。不过是萍水相逢的一个陌生姑娘,问了姓名又如何,难道你还想娶了她不成?

此刻的燕青绝未料到,他很快便会与这个强烈地牵动了他心弦的青年女子再度相逢。而他此生的际遇,竟与这青年女子乃至大宋皇帝赵佶,产生了斩割不断的瓜葛。并且因之在他的心灵深处,埋刻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隐痛。

这个令燕青萍水一遇竟难释怀的青年女子,便是在宣和年间名噪京城、红极一时的汴京名妓李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