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2/4页)

凡事就怕百密一疏。楚红只顾全力防范官府的抓捕,却未提防已被另外一伙人鬼祟盯上。

这一伙人,便是那日与楚红、燕青同在一处茶肆逗留过的那几个市井流氓。

这伙人其中一个姓李,依着排行唤作李六。另外两个唤作周同、汤顺。几个人俱是街头的泼皮无赖之类,平日里替大户人家做些帮闲、跑腿、要账、讨债的勾当,得了银子便去吃喝嫖赌,胡乱快活。那一日,几个泼皮弟兄皆已腰囊空瘪,无有玩资了,正聚在茶肆计议,该向哪里弄点银子来用,无意间恰好目睹了楚红行刺潘世成的一幕情景。

李六脑快,在瞥到楚红飞镖出手又即刻抽身撤出茶肆的同时,就本能地意识到,应当将这个人盯住。至于为什么,当时还不及多想。于是李六急急地对周同、汤顺低喝一声,快走,跟上他,便紧紧尾随着楚红窜出了茶肆。

这几个泼皮做正经营生的能耐没有,鸡鸣狗盗之类的伎俩却是练得娴熟。这就叫人自有术,各走一路。他们一路飞步随来,竟然未被楚红察觉。

目视楚红进了客栈后,周同、汤顺喘吁吁地向李六问道,你让我们一溜小跑,辛辛苦苦地来盯着这个人做甚?这时李六脑子里已经很清晰做这件事的目的,向两个泼皮弟兄点拨道,此人闹市行凶,官府定要缉拿,却未必轻易捕拿得到。我等自拿了她去献于府衙,银子不就有了吗?二人听他说得有理,遂继续协作,不辞劳苦地盯定了楚红。

开封府悬赏缉拿刺客的告示,果然很快便张贴了出来。周同、汤顺称赞李六有先见之明,就欲即刻拿了楚红去领赏。李六却有一层顾虑。楚红行刺潘世成的过程是他亲眼所见,从当时楚红那出镖的动作上,可以看出此人的武功不可小觑。而且此人胆敢孤身杀人于闹市间,这件事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反观自己与周同、汤顺,全身的本事都在偷鸡摸狗上,若论打斗搏击,却皆上不得台面。一旦与刺客交起手来,稍有不慎丢了性命可不是耍的。

为了行事保险起见,三个泼皮只好忍着要将赏银分出去一份的疼痛,再去找个得力的人手加盟。李六嘱咐周同、汤顺将楚红盯紧,自己就颠颠地跑去,把这份生意告诉了一个开肉铺的狗头朋友孟谦。

那孟谦生得五大三粗,凶眉恶眼,满脸横肉,练得一身好拳脚。平日里他与李六时常酒肉来往,走动甚为密切。这日忽听李六来告知有如此一个发财的机会,欣然应允加盟其间,并连嘱李六切勿将刺客行踪报告官府,务必要由我们自家兄弟擒住刺客,获取全部赏银。

孟谦随着李六火急地赶到楚红下榻的客栈,候在那里的汤顺告诉他们,楚红已经离开这里,周同在后跟着,沿途留有木炭标记。

孟谦等即循着标记找到了周同。周同正守在另一家客栈门口,对他们道,刺客临近城门又折了回来,住进了这家客栈,不知是何缘故。孟谦、李六等亦不解楚红为何滞留城中不走。这且不去管他,反正只要人在便好,合该我们弟兄发财。孟谦就一马当先闯进客栈,却没找到楚红踪影。原来楚红根本不曾在此停留,进了客栈后即穿堂而过由其后门走了。

孟谦恼火地大骂周同愚笨透顶,白睁着两只牛眼还不管用。李六连忙调停劝说道,好在眼下京城已经戒严,刺客这几日出不得城。我等是亲眼见过此人的,比官役那般没头苍蝇似的胡查乱搜强得多,再于这大街小巷中细心查访就是。于是几个人分头去若干个客栈附近留心寻查。

然而此后楚红的行迹神出鬼没,偶被李六等窥得一点踪影,旋即又去向渺然,容不得他们会集了孟谦前往擒拿,直恼得这些个泼皮眼冒金星。眼看着戒严的期限已到,刺客一旦出城更向何处去寻?孟谦见状甚是失望气闷,忙活了半天,落了个竹篮打水,还白白耽误了店里的两日生意,真正是划不来也。

正在这时,李六来报说,又在临近城门的一家客栈发现了刺客。孟谦欲待撒手不干了,却又有些不大甘心,遂跟着李六奔至那家客栈,却再次扑了个空。李六向店主询问了房客的状况,知道楚红刚刚走不多时,而且断定其多半是意欲出城,就与孟谦、周同、汤顺急匆匆地一路追出城去。

到了城门外,追寻了一番那些出城不远的人,没有看到楚红身影。孟谦沮丧地连呼晦气,便要返回城里,不再瞎耽误工夫。

李六却力主再向前追追看。他本能地感觉到,楚红极可能是刚刚蒙混过关,出城不久。并且他对楚红的去向有个大概的揣度。因为在这两日里,他除了寻查楚红的踪迹,还留心打听了潘世成被刺的缘由,并探知了有关楚红的一些情状底细。由他在府衙里当差的酒肉朋友口中得知,大名府可能是刺客遁匿的去处之一。因此他极力建议继续朝着大名府方向追寻一程,免得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