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第2/6页)

此一番生死攸关的较量,虽然没有动刀动枪,却也着实惊心动魄了。

贾氏、李固听说卢俊义只判了个流放沧州,既失望又惶恐。只要是卢俊义还活着,他们就活不踏实。有朝一日猛虎归山,他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没能弄死卢俊义,他们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却不敢当面找梁中书等一干官吏去计较,只好坐下来再另外合计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还是有的,那就是雇人于押解途中干掉卢俊义。李固嘬着牙花子道,欲做成这件事,怕是得花个大价钱。贾氏道,花就花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花再大的价钱,也比留着卢俊义,将来回来要了咱们的命强得多。

那一日,衙役董超、薛霸领了押解卢俊义的差事,正准备回住处收拾行装,刚出了衙门口,便被李固悄悄地截住,带到了卢府。请二位解差在一间厢房里坐定之后,李固先给二人各奉上了白银三百两,然后直截了当地道出了请他们在途中结果卢俊义的要求。

董超、薛霸这两个人,原是在汴京府衙里当差,俱有着一身的好武功。每逢有押解要犯的差事,往往派付此二人担当。当年在押解林冲赴流放地的途中,此二人未能完成高俅委办的秘密杀害林冲的任务,致使林冲为鲁智深搭救后,与鲁智深一同反上梁山,成为梁山泊义军中的一员骁将。太尉高俅因此震怒,将他们杖责后贬往大名府效力。梁中书见此二人乃可用之材,便未按例罚他们去做杂役,二是仍将其留于堂前,用为解差。

这两个人都是心狠手辣,拿暗杀人犯不当回事的主儿,这种事情亦不止做过一遭两遭。此时见李固出手大方,而且允诺事成之后还有重酬,也倒愿意接下这宗买卖。不过自从上次暗害林冲失手后,两个人对干这种活心存了一点顾虑,担心若有人再暗中保护卢俊义,到时候行事不成反受其害。

这个顾虑李固也有,他顾虑的就是燕青。李固知道,别看这些日子燕青去向不明,杳无声息,他绝不会对卢俊义的生死坐视不管。说不定燕青现在就藏在哪个角落里,等待着营救卢俊义的时机。所以李固与贾氏对有人暗里保护卢俊义的可能性已经做了充分的估计,并已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当下李固听董超、薛霸说出他们的顾虑,便稳稳地笑道,二位哥哥不必担心,若说此行果然有人暗地里保护卢俊义,无非便是燕青那厮。为防此虞,我已安排了两个人秘密随行,作为二位哥哥的护卫。这两个人的武功皆不在燕青之下。如果行事顺利,这两个人便不打扰二位哥哥。倘或遭遇危机,他们则必会于紧急时刻施以援手。谅那燕青纵有天大的本领,双手焉可敌得众拳乎?

董超、薛霸听了这话,放下心来,一齐抱拳应道,李大官人策划得如此周密,我兄弟焉有不效犬马之劳的道理。

李固又嘱他们,不要动手太早,须行得数日后,至距离大名府远些的地方再动,方可做得机密。返回交差领酬时,务必以卢俊义面皮上的金印为证。董超、薛霸道,这些规矩我们自都省得,不劳李大官人费心,李大官人只管在家里静候回音便是。

送走了两个解差,贾氏、李固又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感到这一回的事情,谋划得应当算是全面稳妥,无疏漏了,心情便宽松下来。

却说董超、薛霸,押解着披枷戴镣的卢俊义,出了大名城门,昼行夜宿地走了三四日,但见道路两边的景象越走越荒凉。加上天寒之故,有时走上数里路还遇不上一个旅者。董超、薛霸就寻思,是到了可以下手的时候了。在这乡野郊原处瞅个无人的机会,将卢俊义做掉挖个坑一埋,也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得做便做算了,没有必要再陪着姓卢的多走冤枉路。

这日夜里,董超、薛霸一合计,就决定在次日择机动手。他们盼望次日是个恶劣天气,那样的话,这荒郊野外便会人迹杳然,杀人匿尸都可以做得从容方便一些。

但是次日早上起来一看,却是一个大晴天。肆虐多日的北风停了下来,日头也出来了,给人身上带来了一丝舒适的暖意。董超、薛霸觉得这样一个和煦的日子,似乎与杀人的事情不大协调,不像是做那种事的气氛。

但是既然计议已定,他们不打算再更改、推迟行动日期。

吃过早饭,董超、薛霸像往常一样押着卢俊义上了路。走了半日,不时碰上外出捡柴或者赶路的农人,屡次破坏了他们企图动手的机会。看来上午是做不成事了。耗至正午,董超、薛霸走得又渴又饿,卢俊义戴枷跋涉,更是累得举步维艰,就都想找个去处歇一歇脚。偏偏晦气得很,在这半晌的旅途中,道路旁边竟然没见到一处茶棚水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