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第3/6页)

燕青冷笑道,这却是何道理,他皇上来他的,我自来会会师师,难道还犯了法不成!蕙儿跺脚道,小乙哥,这可使不得性子。他是皇上,你岂能与他讲什么道理。

师师见情势紧急,便用柔婉却不容置疑的口气对燕青道,讲道理不讲道理的话以后再说。小乙兄弟听姐姐一句,暂且委屈你避一避,对大家都好。

燕青见师师分明是在央求他,不愿令师师为难。另外,他忽然想到,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看看师师与皇上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便按下了心头那股昂昂的不服之气,应道,好吧,小乙听姐姐的。

师师就命蕙儿先去房门外支应着,自己带燕青进了卧房,对燕青道,小乙,你看看这房中何处可藏身?

燕青一眼便看到了那张红木雕花大床,暗忖这床下便是那周邦彦的藏身之所了。但燕青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像狗一样地钻床底的。他举目环顾了一下,对师师道,也罢,我燕小乙权做一回梁上君子便了。说着燕青运气丹田,纵身一跃,拔地而起,顷刻间就飞身腾上了屋宇的雕花梁栋,匿于其间。

燕青腾跃上梁的矫健身姿,在师师的心中掀起了一片涟漪,并且成为令师师日后长久回味的一个英武画面。不过在当时,师师却不敢有片刻的迟延,赶紧返身从卧房里走了出去。

如同上次藏匿周邦彦的情形一样,师师刚出卧房,赵佶已经到了外屋门口。师师迅速定了定神,正欲出门迎接皇上,赵佶先自笑盈盈地撩帘而入。

自从皇宫与镇安坊的地下穴道贯通后,赵佶往来其间的确方便了许多。当朝务不吃紧的时候,他至师师处休闲的次数便更加频繁。因为那穴道是直通镇安坊后院的,所以赵佶到这里来,有时连李姥姥也难以及时得知。而且,由于来得次数多了,赵佶一般也就不再事先打招呼,说不准什么时候兴之所至,想来就来了。就是这个缘故,李姥姥才坚决不敢再放人到师师那里消遣,生怕被皇上撞上而横生祸端。

这几日,赵佶得到奏报,金朝已出兵三路去夹击辽国的上京。俟克其上京后,金主完颜阿骨打应允亲自与大宋使节赵良嗣谈判缔约之事。看来收幽云十六州指日可待也。赵佶的心里很得意,认为当前确实是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是祖宗的失地终于要收复回来了。其实,那完颜氏金国并非是真正欲与大宋朝友善相处之邦。其野心之大,尤甚于辽。宋廷结金击辽,无异于前门拒狼后门揖虎,到头来终究是自掘坟墓。但赵佶是没有什么政治远见的,蔡京、童贯一班权臣又只知一味地谄媚皇上,纵有不同见解,亦不肯轻易说出,因而弄得赵佶完全是简单错误一厢情愿地估计了天下形势。

赵佶既是心中得意,便要诉诸笔端,泼墨挥毫,吟诗作画。见手头上已成就了好几幅佳作,乃兴冲冲地带了来,要与师师共赏共评之。

由于赵佶来得勤了,师师见了他不必再行君臣大礼,只是欠身道了个万福,然后便请皇上落座。张迪将带来的字画放到案子上,便退了出去。蕙儿手脚麻利地奉上百果香茗,也回避开去。

赵佶一如在他的后宫里一样,十分随便地斜倚于椅中,呷了一口茶,端详着李师师道,你看你看,虽说是病了一场,朕看着师师姑娘这眼睛,倒益发显得水灵起来了。师师含笑道,哪里的事,皇上又在取笑贱妾了。赵佶晃着脑袋道,岂敢岂敢,朕欲请教师师姑娘还来不及呢。遂亲手将案上的卷幅打开,让师师来观赏品评。

师师先看到的,是赵佶那一手秀挺字迹书写的一首诗词《探春令》:

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杏花笑吐香犹浅。又还是,春将半。清歌妙舞从头按。等芳时开宴。记去年、对着春风,曾许不负莺花燕。

再看一幅,是一首七律题牡丹诗:

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玉鉴和鸣鸾对舞,宝枝连理锦成窠。东风造化胜前岁,吟绕清香故琢磨。

又看一幅,却是幅工笔重彩的《十鹤图》。图上绘着的十只仙鹤,或栖于林中,或戏于溪畔,或引吭唳天,或垂首刷羽,清姿迥然,神态各异,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还有一幅长卷,乃是一幅写意山水人物画。画中于绿荫掩映、春风飘拂间的楼阁亭台上,有一个红裳美人临栏伫立,凝视远方。画旁有一行题意之句,唤作“动人春色不须多”。

待师师一一细细阅过,赵佶拂髯问道,师师姑娘观感若何,请道来与朕听听。

李师师看了这些诗词画卷,确是有目爽神清、钦佩叹服之感,乃轻启朱唇言道,皇上所示这几样书画,件件俱佳,皆可谓神来之笔,令贱妾颇感耳目一新,观之忘俗也。赵佶摇头笑道,你休得用这般言语应付。若论奉承话,朕在宫中所闻胜你百倍。朕只要听听你的真知灼见,方为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