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第2/6页)

金兵似潮水般从被攻破的城墙缺口处狂涌而入,迅速向纵深及两翼推进。各道城门连续失守。金军的铁鹞子,也就是装备有铁甲的骑兵趁势突入城池。金军的黑色旗帜高高地插上了汴京的城楼。惨烈的拉锯战持续到当日黄昏,宋军终于彻底丧失抵抗能力,整个汴京被金军牢牢地控制在了手心里。

杀红了眼的金军将士便欲就势屠城。幸得其统帅宗翰、宗望还比较有头脑。他们得知,当城陷之后,汴京城里至少有三十万民众已自发地组织起来,准备与金兵进行巷战。这数十万困兽的力量不可小觑。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他们没有放手纵兵泄愤,从而避免了一场灭绝人寰的大屠杀。饶是如此,民宅巷陌里遭到的烧杀抢掠、洗劫奸淫之状,已经是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卒睹。

汴京既陷,宗翰、宗望即派人向钦宗赵桓索要降表,且勒令其亲赴金营乞降,赵桓谨诺遵从。其后金人又再度威逼赵桓赴青城议事,就此便将其扣在了营中,由金太宗降诏废为庶人。自建隆元年(960)太祖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始,历经九帝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便这样沦亡于金邦。往昔的宏图霸业、昌盛繁华,犹如烟云过眼、黄粱一梦。国破山河在,几度夕阳红,宁不令人慨叹乎!

南宋文士赵子昂有诗专发此叹曰:

幽蓟烟尘别九重,贵妃汤殿罢晚钟。中宵扈从无全仗,大驾苍黄发六龙。妆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犹浸玉芙蓉。荆榛一闭朝阳路,惟有悲风吹晚松。

攻陷了汴京的金军欣喜若狂,在营地上架起篝火,杀牛宰羊,畅饮通宵,并逼迫着从汴京掠来的女子们只穿极薄的衣衫,为他们起舞助兴。金军的军官们看到其中有姿色姣好的女子,便随意拉去奸淫泄欲,稍有不从者即当场斩首。这是战争胜利赋予他们的权力。然而日月轮流转,人世间不可能有永恒的胜利者。时隔一百单八年后的绍兴四年(1134),同样是在这汴京城下,曾经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大金子民,受到了蒙古人同样残暴的蹂躏。这当然是宗翰宗望乃至完颜吴乞买当时不可能预见到的事情。

燕青派出探子打探情况时,钦宗赵桓已被掳往金营,只是金太宗废黜其皇位的诏书尚在送达金营途中。但京城失陷,皇帝被俘,这就等于大宋已经亡国。

几路探子带回来的消息都差不多,这一点看来是确凿无疑的了。

龚定国说得不错,皇帝是国家的象征。如今皇帝已沦为金人的阶下囚,何人还有回天之力?燕青、楚红得知这个情况,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们的心情非常沉重,也非常茫然,对于下一步该做什么,完全没了主张。

燕青夜不能寐,踱步于荒坡寒野间,仰望天边冷月,不禁思念起主公卢俊义。如果卢俊义健在,他会做何主张呢?

燕青由卢俊义想到令他恨之入骨的奸贼童贯,由童贯想到梁山泊的接受招安,又从接受招安想到赵佶。他的脑子里突然如电光划过似的一亮。

皇帝被俘了,赵佶不是还在皇宫里吗?

赵佶这个太上皇其实并不衰老,若是能将赵佶救出京城,使其在外地登基复位,有何不可?现在虽然京城陷落,但中原兵马尚存数十万,只不过是因群龙无首而难以凝聚。若赵佶能重新登基号令天下,我中原大地不愿做奴隶的民众必会拥之于八方,如此宋廷则大可重振旗鼓,与金贼再决雌雄也!

燕青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鼓舞得激动起来,忙折回身去废墟的房间里,唤醒了楚红与她商议。

楚红性喜冒险,素有敢为天下先的胆气,听了燕青的想法,也兴奋起来,觉得这是一步非常值得一试的好棋。当下楚红与燕青认真研究了行动的方案和步骤,便开始去按计划实施。

他们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设法混进汴京潜入皇宫,秘密接出赵佶。但是这个行动的危险性极大。这件事的底细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执行这个任务也不能动用人员过多。燕青本想由自己带几名精干的亲兵去执行这个任务,但楚红执意要与燕青同去,燕青只得依了她,另外指定了一名副头领带着其余的弟兄在驻地隐蔽待命。

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要混进汴京。

当时汴京的所有城门都已被金军接管,进出城门者皆须接受金兵的检查盘问,甚至搜身。看上去戒备煞是森严。然而操作那等龙宫取宝虎口拔牙的勾当,乃是燕青这样的绿林人物的强项。次日燕青亲自带人侦察,很快便窥出了其中的破绽。

原来把守各城门的金兵并不是一支统一的部队,而是哪一支部队打下来的城门,就暂时由哪一支部队来警戒。参加攻城的金军部队番号众多,相互间的人员并不熟悉。各部往来办理事务的金兵,凭借着由统帅部配发的腰牌,便可以随意出入各个城门。结队而行的金兵,只须为首者出示一枚腰牌,即可全队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