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六十六章 淮阳行(第5/6页)

“那我给老爷子您叩头了!”孙壮爬起来跪地上叩头。

“起来吧。”秦承祖搀他手臂,说道:“仅学兵法只是小乘,大乘是政事。淮泗的情形,你也深有体会,几万精兵实际不能构筑抵御东胡骑兵渗透、突破的坚垒……”

这会儿有人进来通报李卫回来了,秦承祖让人快将他进来。

“谈来谈去,江宁头上是一根毛都不肯再拔了。”李卫苦恼地说道:“要照大人的意思,在淮阳、睢宁北构筑防线,就不能让丁口疏散到北面去,还要尽可能做好接收下一波难民从北方大规模涌来的准备。防线以南到淮河,能用来安置流民的土地太有限。还有,北线到底能拨多少物资!”

“不算上泗阳、山阳及沭口第二防线的投入。”秦承祖说道:“米粮到处都紧缺,要备津海难民南下,沿线少说要铺三十万石米粮下去,才能保证不饿死人。在年底之前,能挤给淮泗的,最多只有四十万石粮。”

孙壮原以为会减,没想到不减反增。到年底还有七个月不到,投入四十万粮,也就是说每个月能投入六万石,比之前多出五成。关键接受招安后,江宁那边每个月差不多也能拔一万两千到一万四千石米粮,比起年初的境遇,堪说天差地别,甚至连普通难民都能吃个半饱。

当然,好铁用在刃口上,这么多粮食怎么用,淮东自有定计,不会白白地去养这么多人,让他们每天能够躺太阳心下睡觉。

“够了。”李卫说道,搓着手,说道:“任江宁机关算尽,大人所行才是大道之术,这杂儒之争,我算是彻底服了。”又问道:“淮东能挤出多少铁料来,铁料很关键,光吃饱饭还不管用。”

自红袄军东进以来,淮东虽每月暗中输粮,但对铁料等战略物资控制极严。要加强红袄军的战力以及淮泗地方垦荒屯种的能力,铁料是必不可缺的物资。

“毛铁料给了一百万斤,精铁料给了三十万斤的上限,这个应该能管足了用!”秦承祖说道:“看情形会拨一些铠甲过来。”

“呵!”李卫笑道:“来时你说要给刘庭州五万斤铁,我心里还在打九九,真是小看秦先生跟大人了……”

“大人去年年底就定下崇州、山阳两地铁场的铁料产量合计要超过七百万斤,要求开通海东与崇州之间的煤铁船,好些人不理解,我也打过犹豫。”秦承祖说道:“看来还是大人早有算计……”

铠甲打造最难,普通刀具、枪矛以及箭簇,只要有铁料供应,淮泗也能聚集一批工匠打造,这样就能补充普通兵械的不足。而打造农具而更简单。

东胡人即便打下燕京,也需要调整一段时间,再冲击梁家在沿黄河两岸构筑的防线,最快也会等到年底才会有大规模的骑兵漏到淮东来。

林缚是想红袄军在外围构筑第一道防线,以凤离营为主力,围绕淮河在泗阳、沭口、山阳构筑第二道防线,确保淮东内线的生产不受到干扰。

只要红袄军守住淮阳,实际对濠泗以及更内线的东阳等地有极强的屏蔽作用,东胡骑兵只能更往西,从寿州、南阳方向寻找突破口,林缚这时候也顾不得考虑那边的事情。

当然了,淮东虽然为北线准备了这么多物资,但也是要拿这些物资为条件,促使红袄军配合淮东在北线的部署。

秦承祖拉李卫在静室里商议了许久,由于下午刘庭州与刘妙贞、马兰头诸将谈得不是很愉快,入晚后,马兰头、李良代表红袄军诸将在驿馆请刘庭州、秦承祖、李卫、孙壮等人用宴,刘妙贞没有出现。

没有酒,只有一些野味,说话也不投机,晚宴草草就结束。用过晚宴,李良才偷偷摸摸的过来,请秦承祖、孙壮去军府密议,李卫留在驿馆里拖住刘庭州。

※※※※※※※※※※※※※※※※

军府明堂里,自制大烛燃烧有一股子松脂香气,刘妙贞将午宴及下午跟刘庭州、李卫谈判时都还戴在脸上的青铜面具摘下,以示对秦承祖代表淮东的尊敬,说道:“我兄长身前评点天下人物,对秦先生最为仰慕,叹息秦先生为奸贼所害,不能邀来共攘盛事,万没有料到秦先生暗中早为淮东的中流砥柱……”

“刘将军客气了。”秦承祖坐在刘妙贞的下首,说道:“淮东谋臣良将无数,武有傅青河、曹子昂、敖沧海、宁则臣、赵青山、周同、赵虎、葛存雄、葛存信、孙壮、张苟、陈渍等,文有林梦得、孙敬轩、孙敬堂、葛司虞、胡致庸、梁文展、李卫、周广南、王成服等,无一不是一时之选,便如有‘天下之谋’的高宗庭,也在为守津海效力。秦某碌碌无为,实不堪此赞。真正要说天下人物,我家大人也许能当得安帅之赞,我家大人对安帅也甚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