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我是郭靖,呃,错了,是京(第2/3页)

杨丰一挥鹅毛扇说道。

“仙师是要做法?”

那官员充满希冀地说。

“做法?这个得看天时地利人和,那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若是如此轻易就能击退金狗,本仙又岂会容他们至此惊扰官家?破敌还需等到六甲神兵大成之日,本仙此来只是先看看鞑虏的情况如何!”

杨丰一本正经地说道。

“仙师请!”

那官员赶紧说道。

杨丰下了肩與,摇了一下鹅毛扇随手扔给后面弟子,然后在那官员陪同下走上城墙,直接上了宣化门城楼的顶楼,站在这数十米高处,城外雪中的旷野一览无余,在这片仿佛绵延无尽的白色中,无数帐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成群的战马奔驰在雪中,虽然突如其来的严寒让城里每天冻死无数,但对那些来自松花江畔零下二三十度严寒中的士兵来说,这样的天气很显然只能带给他们快乐。

这可是真正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巅峰时期。

十年间他们横扫北方。

他们就像一群从侏罗纪蛮荒中跑出的暴龙般,凶悍地撞进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然后以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战绩摧毁了一切敌人。

护步答岗之战两万击败七十万。

西京大同一千金军在包围圈中直冲两万五千辽军保护下的天祚帝,后者吓得弃军而逃。

……

他们就这样所向无敌,带着来自蛮荒时代的杀戮与毁灭从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一路向前,十年间扫荡东北华北西北关中一直兵临黄河,然后他们在黄河畔用一通战鼓击溃了折彦质的十二万大军。这个夸张的战例不是传说而是史实,佘赛花家族后代,北宋世代将门的折彦质和知枢密院事李回以十二万大军守黄河,然后未及战斗宋师尽溃。这是官面上的说法,而民间传闻据说主要是当时金军为了防止宋军晚上偷袭,故意半夜敲鼓给自己壮胆,结果却没想到把十二万宋军吓崩了,估计那一刻完颜宗翰也傻眼了。

“奇葩们的时代啊!”

杨丰站在宣化门城楼上,看着城外那无边无际的金军感慨道。

就像五胡是疯子的时代一样,靖康年的大宋朝就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奇葩们的时代了,第一次汴梁之战结束后,那些文官们第一件事不是感谢救了他们的种师道,而是合伙把这个大名鼎鼎老种经略相公给活活气死。不是继续让挽救这座城市的李纲继续保护它,也包括他们,而是借着一次出城偷袭战败罢了李纲的官,之所以偷袭失败据说还是城内文官给金军偷偷送信。然后这些奇葩们把两个顶梁柱一个撵走一个气死之后,紧接着又遣散了那些千里驰援的勤王精锐,而理由居然是养他们太费钱了!

这他玛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嫌养几万军队太费钱?

然后下令那些正在从各地赶来的勤王大军各回各家。

据说因为担心那些勤王军不肯听从这道明显过于诡异的命令,发出命令的那些文官还假传圣旨,他们就这样假传圣旨阻挡住那些从全国各地正赶来勤王的军队,然后把自己送上了去五国城的漫长旅途,也不知道他们在松花江畔的冰天雪地里一边当奴隶一边看着金兵骑自己妻女时候有没有点唏嘘感。

不得不说,如果不考虑靖康之耻那些悲惨的女人和遇难百姓,单纯从大画家父子和那些王公大臣来看,他们的悲惨命运完全是……

完全是大快人心!

当然,杨丰依旧得挽救这座城市。

不是为了大画家父子和那些奇葩的官员们,而是为了城里的一百多万甚至有可能接近两百万百姓,这段时间大批难民涌入,虽然也有城里的人逃走,但逃入的仍旧比逃出的多,而汴梁城在这之前已经达到鼎盛,人口超过一百四十万,那么此时城内肯定突破这个数字,看看河水中那些冰冻的死尸就知道,这座城里得有多少无依无靠的难民等死。

这些人是肯定要救的。

不过摆在他面前的也不是一项简单工作。

“可惜不能召唤流星雨了!”

杨丰不无忧伤地说。

的确,如果是以前,那这时候他需要的只不过是一场流星雨而已,但可惜现在小倩依旧在美国人的秘密监狱里,他也不可能和岳云时候一样拎着加特林机枪横扫金军了。而具装骑兵明显不可能解决问题,中国冷兵器时代具装骑兵的巅峰就在他对面呢,铁浮屠与拐子马的组合已经是极限,包括他自己在五胡时候也是跟着金军学,很显然这套方案拿不出手。

更何况城里连战马都没几匹,大宋朝的骑兵到大画家时候名存实亡,整个大宋官府掌握的战马是1800匹……

呃,真的,没少写一个零。

就是一千八百匹,而且一千四百匹在河北西路,河东路九匹,真不知道大宋最强边防军是如何打仗的,而开封府,京西南路,京东东路干脆就连一匹战马都没有,当然,这是官马场的统计数字,实际上那些达官显贵还有皇室手中肯定还有一些马匹的,但骑兵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