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初见林父(第2/2页)

林如海轻笑了下,挽留贾环住几天,“我身在病中,无法招待子玉。然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扬州城内人文荟萃。子玉可以多盘亘几天,领略扬州风土人情之一二。”

贾环推辞道:“谢姑父美意。业精于勤,荒于嬉。老师已经在金陵上任。我想拜访过城中沙观察后,便启程前往金陵。”

林家的家事、资产安排,他并不打算过问。他和林如海不熟。而扬州的风情,他暂时还不打算去领略。以读书为先。以他年纪,想要在这扬州的烟花之地领略风情,其实有点难度。

林如海微微有些惊讶的看着贾环。

沙观察就是如今扬州城中的淮扬道分守道署的堂官沙胜。官居大周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从三品),分守淮扬道。观察,是对道员的雅称。

按理说,扬州府属于南直隶,为何沙胜的官职是在浙江,承宣布政司。因为,以国朝的官制,南北直隶不舍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采取寄衔邻省制度。北直隶寄衔于山东,江南寄衔于浙江,沙胜今年年初就已经来江南上任。那时,林如海还没有病倒,对本城里的最高行政长官,当然是见过面的。他不知道贾环怎么能和沙胜扯上关系。

贾环解释道:“沙观察任过北直隶提学。与我的老师交好。我曾有幸在沙观察门下学习,称一声先生。”

原来是有师生之谊。林如海心中了然。他知道贾环的老师是京城名儒张安博。二舅兄给他回过信。

林如海琢磨了一会,道:“子玉既然和沙观察有旧。去拜访分属应当。不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须过份紧绷。扬州城中,江南才子、名妓时常有聚会。子玉诗词名传天下,明日即是中秋佳节。沙观察势必也会让你参加明晚在本城大盐商汪家举行的中秋诗会。我这里亦有一张请帖,子玉可以拿下,代我去走一遭。”

林如海是科场前辈,让贾环“一张一弛”,很在道理、有底气。昔日全国科举成绩第三名的探花,说读书的事情,怎么可能没有底气?

但贾环不是从这方面考虑的。林如海留他两次,他再要推辞,就显得有点不近人情。结合林如海的说辞,说不定沙先生真会带他参加明晚在盐商家中举办的中秋诗会。

贾环想了想,道:“如此谢姑父。”

林如海轻轻的点一点头,吩咐小妾语蓉去取请柬过来。随后,疲倦的道:“玉儿,代我招待你表兄。”结束和贾环的第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