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从来名利是非多(第3/4页)

乐监生叹道:“今天真是奇怪。陈四公子怎么突发奇想的带人堵着路嘲讽贾兄呢?搞不懂!”

唐信然嗤笑一声,“这有什么搞不懂的?贾同学诗词才华出众,又有精品美人词可以为美人扬名。他在青楼名妓中的口碑极佳,很受追捧。江南美人争相以一见为荣。贾兄的‘明月几时有’现在在金陵是必唱的曲目。只怕是抢了陈四公子在青楼画舫中的风头。我倒是奇怪,以陈四公子的嚣张,为何不敢对贾同学动手?”

“嚯……”乐监生几人都是赞叹。

贾环顿时明白过来。他是灯下黑。他来金陵除了参加甄礼的酒宴之外,基本没有去过青楼。所以感触不深。而唐信然说他在名妓中很受追捧。

以贾环的水准自然明白其中蕴含的利益。这年头的舆论靠两张嘴。士子的嘴,名妓的嘴。而他拥有能有影响名妓这个渠道的影响力,势必就侵占了陈四公子的利益。

读书人也是名利场中人啊。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前朝成化年名臣方应物就对此道极为擅长。

贾环有点明白陈四公子接下来的套路了。

只是,陈四公子大约没搞明白一件事情:他贾环给人这样堵着当众嘲笑了一通,难道会就这样算了吗?

真当我好欺负啊!

……

……

贾环将《书院经义》借给唐信然几人,便告辞回家。没有参加众人的庆祝酒宴。

贾环离开后,唐信然、乐监生几人在国子监附件上找了一间酒肆,点了几个小菜,要了一壶浊酒,边吃边聊。

唐信然感慨的道:“人红是非多啊。贾兄这个哑巴亏吃的!”离开时监生们的反应,他们自然都看在眼里。

“也是。人不遭忌是庸才。”

“陈吏部虽说退居在二线,到底是正二品的高官,几十年宦海生涯的人脉还在。贾兄听说是金陵贾府子弟,座师是方宗师。但这事恐怕还是不好办。”

几人纷纷叹气。贾同学少年英才,又在青楼里有偌大的名声,确实容易让一些人不服气,上门挑衅。不说别的,只要压贾同学一头,在青楼美人面前就足可吹嘘。

喝了会酒,乐监生神秘的笑一笑,道:“嘿,你们说贾兄不会真的不行吧?江南名妓啊。还是两位。要是有一位愿意陪我一晚,我少活十年都愿意。”

“嘘,那乐兄你得先写出传世之作。”

唐信然笑骂道:“滚蛋。你这都是些什么龌蹉的心思!贾兄这才多大的年纪?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圣人如此教诲。”

众人都是点头。

这话是正理。陈四公子本来就是找个由头嘲讽贾同学而已。由头是什么,不重要。

聊过这事,将那本《书院讲义》拿出来翻看。乐监生叹道:“解析精深。让人叹为观止,不服不行。特别是这标点符号的运用,简洁易懂。”

众人纷纷讨论着。茶铺外,冬日的夕阳欲坠。

……

……

数日之后,扬州城中有一新的传言在教坊司中流传开:贾青松名扬天下,才华横溢。然而,来金陵之后,从不与名妓们诗歌唱和。原来他已经力不从心。有陈四公子当面质问他为证据。

这则传言对贾环的名声损害很大。极其的恶毒。渐渐的在秦淮河两岸传开。

秦淮河的北岸是江南贡院、府学、夫子庙,这是士林。秦淮河的南岸是教坊司所在,名妓汇聚,如旧院、珠市等地。这是青楼名妓。舆论对贾环很不利。

十二月十九日,贾环照例去大功坊山长张安博的家中请教、学习。中午在山长家里吃过饭。山长回房间里休憩。

午后时分,天阴着。西段的长街中冷冷清清。庞泽和纪鸣两人将贾环送到街口。

庞泽一身玉色的士子衫,大鼻短须,头发、衣角整整齐齐。贾环和庞泽很熟,一看就知道他精心的打理过,心里倒是有些好奇。上青楼需要如此正式吗?

他这位同学,才华横溢。经义、算术、刑名、钱粮、谋略、统筹都颇具功底,属于高端复合型人才。奈何因相貌丑陋,至今二十二岁仍未娶妻。夜间喜欢逛青楼。

其实以庞泽现在的地位、实力,要娶妻还是有人愿意嫁女儿的。他才二十出头,有生员功名,跟着南京礼部侍郎当师爷。这已经算是有不错的前途了。

只是,好人家的女儿看不上他。他也不想将就。因而,虽然有山长看顾,但婚事依旧没有定下来。

贾环笑一笑,并不去问庞泽的私事。关系再好,也要有个人的隐私。

然而,贾环没有问庞泽的事,庞泽倒是问贾环,表情有点古怪,“子玉,你听到风声没有,最近青楼里都在传你有隐疾,不能人道。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