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贾府冬至(中)(第3/3页)

贾府的姑娘们,有几人没忍住,轻笑出声。笑者:黛玉、湘云、宝琴、探春!几个丫鬟偷笑。这到底是夸谁呢?后面的话,越说越离奇,显然,宝二爷的痴毛病又犯了。

甄宝玉一愣,他听贾兰说过宝玉的做派,这时再听,想起他往日在江南家中时的种种荒诞,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心中一时间,感慨难言,直言道:“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残,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知道些。世兄是锦衣玉食,无不遂心的。弟少时也曾深恶那些旧套陈言,只是一年长似一年,把少时那一派迂想痴情渐渐的淘汰了些。如今正欲读书科举,搏一个正途出身,光大门楣。”

贾宝玉听了,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淡了。以大脸宝的聪明,自然听的出来,甄宝玉和贾环是一类人。心里不舒服:又是环老三那一派酸儒言论,好无趣。

王夫人听的两个宝玉对答几句,越看甄宝玉越是喜欢,难得这孩子性情踏实,肯上进,轻笑着问李婶娘,道:“如何?我是没说错的吧?”她想给李婶娘的二女儿李绮做媒。

李婶娘笑着道:“但凭太太做主。”

王夫人笑一笑,转头问甄宝玉,“世侄你可曾婚配?”

甄宝玉给王夫人问的有点懵。自长兄甄礼死后,老父远在西南任知州。他支撑起甄府的门户。正如他和贾宝玉说的话:然世道人情略知道些。

但,到底是一个十六岁的青年。当即,如实的道:“回太太的话,并没有。”

王夫人点头,“嗯。我改日去拜访你们太太。”眼光从探春身上扫过,忽而想起来,又问道:“你们三姑娘可曾许人?”

甄宝玉有点羞于启齿,道:“不曾。”甄府家道中衰。他三妹妹已经十六的婚事还没定下来。要找一个如意的人家,很难。

王夫人便没再问。

八月时,老太太八十大寿,南安太妃想将探春收为干女儿。她当时发作不得。如今,南安郡王府上是树倒猢狲散。她倒是有意收一个南安郡王府里的姑娘做干女儿。

探春到了要出嫁的年纪。听老爷的口风,杨皇后待若儿子的蜀王,对探春有意。

贾母、王夫人几人和甄宝玉说了几句话,就让他出去了。稍后,花厅中消寒会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