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内外妥协】(第2/2页)

等张学良回来行至花园,寿夫人(张作霖五姨太)截住他说:“汉卿,治丧委员会已经筹备好了,后天开始举办追悼会。”

“五妈辛苦了。”张学良态度恭敬地说。

寿夫人为人精明干练,而且持家有道,帮张作霖把后宅打理得妥妥当当,对张学良几个兄弟姊妹也特别好,因此极受张学良尊敬。

关于张作霖的丧事,如今只是悼念而已,连下葬的地点都还没选定。

追悼会上,常凯申、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要么派人送来挽联悼文,要么隔空发追悼电报。天津大大小小当寓公的军阀们,也都纷纷写挽联,就连日本人都送来了几篇悼文。

周赫煊在奉天停留五天,到追悼会上了注香才离开。

跟他同行的,还有张学良派出的使者,这些使者负责前往北平谈判易帜问题。虽然已经决定易帜,但个中利益太过复杂,并不是口头传几句话就能决定。

与此同时,《菊与刀》也正式出版发行。出版当天,直接运了5000本去东北,这些是张学良订购的,他要让整个东北的文武官员都好好读这本书。

让周赫煊无比诧异的是,关于东北易帜,美国虽然表面赞同,却暗地里支持日本入侵东北。

国际政治真的太复杂了,不仅要对抗日本,还得抗住美国,张学良面临的压力极大。

有人就要问了,美国不是一直跟日本关系糟糕吗?怎么会支持日本入侵东北?

美国人打的好算盘,一旦日本入侵东北,就跟苏联短兵相接,双方必然爆发激烈矛盾,美国人正好坐山观虎斗。同时,日本占领东北后,南京政府迫于压力,就会更加迫切地投入美国怀抱,从而轻松抢占英国在华利益。

一石二鸟啊!

美国鬼子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