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3章 与李粱的赌约(第2/3页)

听闻此言,李粱心中稍安,在想了想后,他试探着问道:“殿下的意思是,‘肃氏新规’仅仅只适用在冶造局么?”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说道:“李尚书可莫要得寸进尺啊。”

“殿下误会了。”见这位肃王面露不悦之色,李粱连忙说道:“微臣只是觉得,变更度量衡一事事关重大,一旦出现疏忽,将有可能导致全国混乱……殿下若要推出‘肃氏新规’,应当由六部商议、圣上裁决,较为妥当。”

“……”

赵弘润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李粱,淡淡说道:“李粱大人的意思是,单单我冶造局,并无变更度量衡的权利,对么?”

李粱显然听懂了赵弘润对他的称呼由“李尚书”变成“李粱大人”背后的深意,可是此事兹事体大,远比允许兵部、工部私造钱库重大地多,因此,他硬着头皮点头说道:“微臣以为,此事当由陛下与朝中六部商议裁决!”

“……”

“……”

赵弘润闻言一言不发,目不转睛地盯着李粱,而李粱亦目不转睛、坦荡地迎着这位肃王殿下的目光。

不过在心底,李粱忍不住还是稍稍嘀咕,因为他感觉,这位年仅十五岁的肃王殿下,其眼神较同龄人过于锐利了,仿佛是一柄利剑,要在他身上剜下一块肉来。

而就在这时,赵弘润忽然呵呵笑了起来,感慨地对李粱说道:“能与本王对视良久而无丝毫心虚愧疚,相信李尚书是真心为我大魏社稷着想……这样吧,本王与李尚书打一个赌如何?”

说实话,李粱因为问心无愧,并未是为了一己私利才来找赵弘润,因此,他并不畏惧赵弘润的眼神,毕竟众所周知,这位肃王殿下并非蛮不讲理的人。

不过即便如此,瞧见赵弘润表情缓和下来,他仍然感觉仿佛松了口气似的。

“不愧是统帅过千军万马的肃王,这份气势……”

心中暗暗称赞了几句,李粱恭敬问道:“不知肃王殿下要与微臣打什么赌?”

只见赵弘润闻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本王不会强行推出‘新规’,正如李尚书所言,那不利于维持我大魏的国内买卖市集的稳定,本王会用另外一种方式,逐步逐步地改变我魏人,使他们逐渐舍弃旧制,采用新制……而在此之前,本王先叫你户部采用这种新制。”

“……”李粱皱了皱眉,不解地问道:“殿下的意思是,是要我户部先采用‘肃氏新规’么?”

“不不不,本王不会勉强你们。”赵弘润摇了摇手指,笑着说道:“你觉得本王会低声下气地恳求你兵部采用我冶造局的新规?当然不!本王要你们户部,主动采用新规!”

“主动采用新规?这怎么可能?”

李粱闻言满脸诧异之色,要知道据他所知,他户部内的官员,绝大多数均对“肃氏新规”抱持抵触与排斥,怎么可能主动采用这个新规。

“李尚书不相信?那就拭目以待吧。”赵弘润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淡淡说道:“李尚书只要记住一点,从今往后,我冶造局是一切事物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一切事物皆要向此靠拢看齐……因此,别说户部、工部、刑部、吏部、礼部、兵部,均会潜移默化地适应并习惯我冶造局的规定,并将其奉为……唯一标准!”

“……”

李粱闻言面露惊诧之色,虽然他并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不过赵弘润再次端茶的意思,他还是看得懂的。

“殿下的话,容微臣回去后再仔细琢磨琢磨……时候不早了,微臣先行告辞了。”

“不送。”

“岂敢岂敢。”

说罢,李粱便向赵弘润行礼告辞。

目送着离开文昭阁,始终在旁喝茶并未介入赵弘润与李粱对话的芈姜,这才带着几分好奇问道:“他是谁?”

“我大魏户部尚书。”

“大官?”

“唔,是掌着举国财政的大官。”

芈姜一听更加好奇了,见此,赵弘润便向她简单解释了一番。

“‘肃氏新规’?”听到这里,芈姜不解地问道:“为何是肃氏?不应该是姬氏么?难不成你是肃王,所以那些人就称之为肃氏?”

“这我哪知道?”

赵弘润无语地撇了撇嘴,他本以为芈姜会问出什么有建设性的问题来,没想到,对方却仅仅只拘泥于那“肃氏”的称呼。

“这也没什么不好啊。”

从旁,宗卫沈彧笑着说道:“待等殿下传下后嗣,传至数代之后,若是因为姬氏血脉淡薄,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无法再继承‘姬’这个氏称,殿下的后人也可以选择‘肃’作为家族的氏称,到那时候,谁都晓得‘肃氏新规’是由肃氏所制定。”

“这倒不错……”赵弘润闻言,饶有兴致地摸了摸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