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扭转的局势(第2/3页)

因此,他十分明白“大将军司马安”在这个战场上的重要性,那是肃王赵弘润竭力塑造的、在这个战场上论军功、论威望能与那位肃王殿下平起平坐的,已既定的“魏国英雄”。

倘若这位大将军不幸战死在三川战场,这非但会全盘搅乱了某位肃王殿下的战略,更会让魏军的士气出现严重的下跌。

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支援司马安,替这位大将军解围。

否则,若这位大将军出现什么闪失,相信屈塍等将军也难以避免遭受某位肃王殿下的震怒。

事不宜迟,在决定下来之后,屈塍便立刻下令出兵,他将卢氏营寨交还给羝族孟氏部落的族长孟良,自己则亲率两万鄢陵军,前往横涧。

乐逡亦率领近千砀山军骑兵跟随左右。

而此时,“察哈尔图”与“柯立丹”这两名羯角军的万夫长,正率领麾下羯角骑兵猛攻涧北军营,企图将这座原本属于他们的军营,从秦将王戬手中夺回来。

但正如乐逡所预料的那样,羯角骑兵对付三川郡境内的部落骑兵足以,因为彼此都是那种没有阵型可言的轻骑兵乱战,但碰上秦国铁鹰军这种行动一致的正规骑兵,羯角军的胜算就低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秦国的铁鹰骑兵,他们与韩国骑兵相比,唯一的缺憾在于他们并没有优良的装备,兵刃、铠甲几乎还停留在青铜时代。

但较真来说,青铜兵器未必就不如铁制兵刃,事实上,巅峰冶炼工艺打造出来的青铜兵器,其实是可以砍断铁制兵器的,只不过,这已经是青铜兵器的尽头,再没有可以提高、可以改良的余地,而铁制兵器则不同,铁制兵器的延伸是钢制兵器,是合金兵器,它远远没有尽头。

因此,赵弘润当初才会放弃青铜冶炼技术,大力推动冶铁技术。

而如今,羯角骑兵挥舞着曾经比塔图时代或随后从魏国购买的铁制兵器,迎战堪称青铜冶炼技术巅峰作品的秦国骑兵,不得不说,羯角骑兵吃了大亏。

不可否认,前年魏国的商水军与鄢陵军的确是在兵器上碾压秦国军队,但问题是,商水军与鄢陵军那是魏国顶尖的军队,更是肃王赵弘润的私兵,因此,赵弘润不遗余力地将这两支军队武装到牙齿。

而羯角骑兵的兵器呢?那几乎都是魏国二流、三流,淘汰下来的兵器,就算其中有一部分铁质兵器,也未见得能够碾压铁鹰军的巅峰青铜兵器。

于是乎,羯角骑兵毫无悬念地吃了败仗,在铁鹰军这支秦国精锐正规骑兵面前,被打得抬不起头来,丢下千余具尸体,狼狈地逃离。

半日后,屈塍率领鄢陵军抵达涧北,此时,秦将王戬才感到了压力。

毕竟在前年“函谷一日战役”后,作为魏公子姬润当时麾下覆灭了秦国二十万军队的魏国军队,“商水军”与“鄢陵军”在秦国名声大噪,秦人已隐隐将这两支魏军,视为魏国最强大的劲旅。

当然,事实上也没差,毕竟在魏国第一序列的精锐军队中,肃王军相比较“魏武军”,只不过是建成未久,在魏人心目中不如魏武军高而已。

谁让魏武军是魏国建国初期就存在的王牌军队,是“魏国步卒甲天下”这个荣誉的由来呢。

这不,在屈塍的鄢陵军面前,秦将王戬所率领的铁鹰军,气势就遭到了遏制。

鄢陵军的士卒们通过魏弩这种堪称“中原第一弩具”的强劲兵器,使王戬麾下的铁鹰军明白了一个事实:我方前几日败退,只不过是因为你们的偷袭罢了。论正面交锋,你们根本不是我鄢陵军的对手!

而事实证明,在鄢陵军的步兵方阵面前,铁鹰军几乎束手无策,只能一步步被压缩到涧北军营。

这也难怪,鄢陵军的步兵,那可皆是重步兵,除非遇到像游马军那样的重甲骑兵,否则,像铁鹰军这种骑兵,根本无法撕开鄢陵军的防线。

而事实上,铁鹰军并不能算是轻骑兵,因为他们也穿戴有保护局部身体的青铜护甲,只不过,这些护甲大多都集中在躯体,就仿佛穿着两块青铜板,对于四肢的防御力度很低。

这种骑兵,称作“胸甲骑兵”。

(注:胸甲骑兵,可以理解为是重甲骑兵的低配。相比较“游马军”这种高配的重骑兵,胸甲骑兵的优势是更为灵活,作战能力也更持久,因为负重而牺牲的速度,最大程度上换取了骑士的安全;但劣势是胸甲只能保护身体要害,四肢的保护力度非常低,而且没有马铠,容易被敌军发动针对战马的战术。但不管怎样,胸甲骑兵也算是重骑兵的一种。)

面对着鄢陵军咄咄逼人的攻势,秦将王戬终于体会到了前两日魏将司马安所尝到的滋味,甚至于,他如今的处境,比司马安当时的处境更为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