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7章 吊丧(第3/4页)

看那几名雍王赵誉的宗卫眼中闪过几丝怒色,相信,若不是顾忌赵弘润乃是当今的太子,恐怕这些人会立刻翻脸。

而雍王妃崔氏,亦是被赵弘润这话说得花容失色,连连否认道:“臣妾绝无此意。”

听了这话,赵弘润微笑着说道:“既然如此,王嫂何不留在大梁呢?日后雍王府的开支,本王会安排的……当然,我并不是替王嫂做决定,我只是觉得,这座王府若是空置着,未免……太冷清了。”

说着,他摸了摸赵言这个侄子的脑袋,眨眨眼睛问道:“待你长大成人,可愿接替你父王的王爵,为我大魏贡献一份力呢?”

赵言虽然曾被芈姜夸赞聪慧,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童而已,尽管赵弘润这位叔叔笑容可掬,但此时此刻,仍不敢随意开口。

倒是那些方才误以为赵弘润“不怀好意的”雍王赵誉的宗卫们,这时这才恍然大悟,暗暗羞愧于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会了那位太子殿下天大的善意。

“多谢太子殿下怜悯。”崔氏又感动又激动。

毕竟若有余地的话,她岂会愿抛下丈夫的家业,带着儿子返回酸枣呢?

崔氏母子相继谢过,回到了他们原本的位置,此时,崔咏这才走到前来,诚恳地说道:“多谢,太子殿下。”

“这值得谢么?”

赵弘润暗自摇了摇头,随即,好似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崔咏说道:“崔内弟,朝中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可愿收敛浪荡之心,出仕为官?”

他知道,其实崔咏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至少在人际交往方面,几乎不亚于繇诸君赵胜。

“在下?”崔咏有些吃惊,眨眨眼睛惊讶地问道:“太子殿下愿意用在下?”

这话赵弘润听了好笑:我连南梁王赵元佐都敢用,更何况是你?

“……请容在下考虑考虑。”崔咏犹豫着说道。

见此,赵弘润点点头,也不再催促。

与此同时,“太子赵润携太子妃芈姜、世子赵卫前往雍王府吊丧”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廷六部。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正在班房内喝水的吏部尚书郑图,噗地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随即,他连忙奔出班房,牵来一匹马风风火火地赶往雍王府。

类似的例子,还有兵部尚书陶嵇、户部尚书杨宜等经雍王赵誉亲自提拔的官员。

其实从人情世故来说,这些曾经由雍王赵誉一手提拔的官员,理当最早前往雍王府吊丧,但因为私心作祟,考虑到此举会不会惹怒新太子赵润,他们遂没敢那么早就前去——是的,只是没敢那么早动身。

以这些官员的精明,当然不会傻到为了避嫌就拒绝前往雍王府吊丧,这样只会惹来新太子赵润的反感,认为他们品德有问题,所以,他决定待等到午时以及黄昏的时候,与其余朝臣一同前往。

这样既守住了品德,也不至于太过于惹眼。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太子赵润此时不在垂拱殿处理政务,居然早早就前往了雍王府吊丧,相比之下,他们这些受雍王赵誉提携的官员,居然迟迟未到。

一想到这里,他们便坐立不安,连忙前往雍王府。

因为在他们看来,太子赵润故意在这个时间段就出现在雍王府,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风向标了:本王都出面了,你们这帮人,还不给我早早滚过来?!

他们也明白,这会儿去,其实已经晚了,但话说回来,去总比不去强。

待等这些人风风火火地来到雍王府内的灵堂时,他们果然瞧见,那位太子殿下正站在灵堂内。

“……早知如此,哪怕被御史弹劾渎职,也得早早前来啊。”

见太子赵润神色冷淡地自顾自闭目养神,吏部尚书郑图也不敢上前搭话,心下暗自叹了口气。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能想到这位素来传闻记仇的太子殿下,这回居然如此大度呢?

“世态炎凉啊……”

站在赵弘润身边的崔咏,在看到那些朝臣火急火燎地赶来后,微微摇了摇头,暗自嘀咕。

他心中很清楚,这些朝臣,其实为了他身边这位太子殿下来的,而并非全然是为了吊丧。

忽然间,他终于明白了身边这位太子殿下,为何故意这么早就前来吊丧——那是不想雍王赵誉的丧事,似先前那般冷清。

想到这里,崔咏低声对赵弘润说道:“在下无甚才能,若是太子殿下不嫌弃的话,崔咏愿为殿下分忧。”

赵弘润拍了拍崔咏的臂膀,压低声音说道:“事后再详谈。”

“是!”

由于有着“太子赵润携太子妃芈姜为雍王吊丧”这个巨大的风向标,朝中官员陆续赶来,一时间,整个雍王府热闹拥挤起来。

纵使是一些曾经与雍王赵誉关系不好的肃王党官员,比如工部的官员们,看在太子赵润的面子上,亦携带着白烛、白绫等礼物前来吊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