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8章 按部就班(第3/4页)

然而这样三支精锐的军队,旧太子赵誉却将其并入了禁卫军,纯粹成为兵卫、禁卫这种主要负责维持治安的军队,这在赵弘润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谓好刚要用在刀刃上,最精锐的军队,当然得部署在国家最需要彰显武力的地方,比如说宋郡,再比如说河套地区。

其次,即是百里跋、徐殷、朱亥这三位大将军本身。

平心而论,在魏国如今的将领层中,刨除赵弘润本人以及南梁侯赵元佐与禹王赵元佲外,赵弘润最看好的将领,即是司马安、魏忌、韶虎、姜鄙、庞焕、羿孤等几人——之所以注意到羿孤,那是因为羿孤曾在“魏楚雍丘之战”期间,以少数兵力骚扰地楚寿陵君景舍烦不胜烦。

这些位将军,在赵弘润看来,属于上将之才,统领十万军队总摄“郡级战争(局部战争)”完全没有问题。

若是其中几人联手的话,相信小规模的国战也能胜任。

而次一层次的将领,魏国有燕侯赵疆、龙季、李岌、曹玠、蔡擒虎、白方鸣、闻续等等,还包括赵弘润麾下直系将领中的屈塍、晏墨、翟璜、孙叔轲等人,这个层次的将领,让他们单独指挥“县级战争”是没有问题的——说白了就是偏师主将的档次。

而原驻军六营大将军当中的百里跋、徐殷、朱亥三人,就介乎于这两个层次之间,虽然他们的才能并不足以取得郡级战争的胜利,但是多年来统领兵马的经验,使得他们也足以勉强胜任——至少驻守一块区域是丝毫没有问题的。

因此,让这等的将才闲置,赵弘润感觉还是太可惜了,虽然百里跋、徐殷、朱亥三人皆已年过半百,但论武力远远不如当年,但相对而言,他们丰富的经验,短时间内也并非后辈将领能够超越。

当然,不管结果怎么样,赵弘润还是得咨询一下这三位大将军自己的意见。

“拆分禁卫军,恢复浚水、成皋、汾陉三军?”

在听了太子赵润的话后,百里跋、徐殷、朱亥三人皆有些吃惊。

要知道,在前一阵子大梁的内乱中,这三位大将军之所以只在幕后指挥,而让李岌、曹玠、蔡擒虎等麾下将领出面,就是为了淡化自己,方便日后递交权力,毕竟当初旧太子赵誉对李钲所说的那番狠话,百里跋、徐殷、朱亥三人事后也有所耳闻。

虽然心情不大愉快,但也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而如今,太子赵润上位,他们识相的话,就应该自己退下来,将兵权交还给太子。

然而没想到,听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的口风,似乎是仍然要将他们三人重新执掌军队。

在彼此对视一眼后,百里跋好奇地问道:“太子殿下是有什么打算么?”

“对。”赵弘润点点头,随即吩咐宗卫吕牧呈上一份《魏国地图(包含宋郡)》,待铺开于案几上之后,他指着地图上的宋郡,沉声说道:“因为这场内乱所致,当初部署在宋郡的军队皆被调往大梁这边,致使朝廷对宋郡的控制力大减……前两日本王收到消息,北亳军卷土重来,占领了‘南平阳’与‘任城’,驱逐了两县的县令,再次封锁了梁鲁渠。”

听到这里,百里跋、徐殷、朱亥三人亦皱起了眉头。

记得在大梁内战发生之前,朝廷有三支军队部署在宋郡:即负责“维持梁鲁渠正常运作并监视镇反军”的魏武军,部署在任城、南平阳一带;负责“围剿北亳军”的镇反军,部署在南平阳、公丘一带;以及原庆王赵弘信麾下那支由诸庆王党贵族组成的庆王军,部署在昌邑。

然而因为大梁内战的关系,这三支军队相继离开原本驻守的区域,以至于宋云率领的北亳军趁机采取了反攻,攻占了“南平阳”与“任城”,罢黜且驱逐两县的县令,废弃了朝廷制定的规章制度。

似这般挑衅朝廷的行为,赵弘润作为太子,自然要给予严厉的制裁!

他可以理解宋郡人渴望自由、渴望自治的信念,但,他是魏人!

是千千万万魏人的皇子!

是魏国未来的王!

这就注定他不会坐视北亳军分裂宋郡。

“太子殿下准备出兵宋郡?”百里跋好奇问道。

在他看来,大梁刚刚经历内乱,太子赵润也刚刚上位,虽然不认为这位太子殿下需要什么所谓的对外战争胜利才能坐稳太子之位,但以目前的局势来说,起兵征讨宋郡转移国人的注意力,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借助这次战争,新上位的太子赵润,能更快地将雍王党、庆王党这些势力,像麻绳一样拧成一股,逐渐不分彼此。

但出乎百里跋意料的是,赵弘润摇摇头说道:“暂时只是驻军,压缩北亳军的势力范围,至于出兵征讨……宋郡有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