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9章 宋郡策略(第3/4页)

总共四份。

“已拟写好了。”礼部尚书杜宥将几卷诏书递给了赵弘润。

赵弘润逐一摊开这四份诏令,见没有什么差错,遂又递给介子鸱,吩咐道:“盖上(太子)印玺,发下去。”

“是,太子殿下。”介子鸱拱手接过。

片刻工夫后,介子鸱便盖好了印玺,随即将这四份诏令又递给了小太监高力,由后者代为派人颁布。

期间,原兵部尚书徐贯好奇询问赵弘润道:“太子殿下欲出兵宋郡?”

因为在座的皆是赵弘润自己钦定的内朝官员,他也不隐瞒,摇摇头说道:“恰恰相反,本王决定尽快落实出征河套一带的准备,宋郡这边……我打算暂时搁置。”

在座的诸臣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自朝廷与宋郡的北亳军撕破脸皮后,朝廷至今为止已组织过两次出征宋郡的战事,第一次,即是指雍王党、庆王党、肃王党这三方国内贵族的私军,但期间因为惹出“金乡屠民”之事,而令诸魏国贵族的私军陷入了泥潭。

而第二次,则是在旧太子赵誉执政期间,赵誉分别派遣了魏武军与镇反军,前者负责维持梁鲁渠的运作,而镇反军则主要负责围剿北亳军。

但由于北亳军藏得太深,纵使是南梁侯赵元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主要是北亳军根本不露面,南梁侯赵元佐再有能耐,也没办法从那么多的宋民当中,将北亳军士卒一个个揪出来。

正因为这个原因,朝廷对于出征宋郡的热情,已然没有曾经那样热切,原因就在于投入多过回报。

相比之下,出征河套,这才是一本万利的事。

以目前魏国的兵力而言,是有能力将林胡驱逐到更遥远的北方,继而占领整个河套地区,使之成为魏国的牧场的。

刨除掉必要的留守军队,赵弘润准备在出征河套时一口气动用全国七成的军队,以雷霆之势,尽可能在半年内结束战争。

不得不说,当听到赵弘润的暂定部署安排后,殿内诸臣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气。

也难怪,毕竟在赵弘润的暂定部署安排中,这次魏国对河套地区的林胡与匈奴动兵,将出动

鄢陵军、商水军、游马军、羯角军、河西军、河东军、北一军、魏武军等诸多军队,而将领则有南梁侯赵元佐、庞焕、司马安、临洮君魏忌、韶虎等魏国数一数二的将帅。

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简直足以将九年前的魏国犁一遍,相信就算是河套的林胡,也抵挡不住如此强盛的魏国军队。

“就怕北亳军趁机作乱。”徐贯皱着眉头说道。

在他看来,以目前魏国朝廷与北亳军的关系来说,后者见魏国将举国七成的军队都派往了河套,相信不会安分守己,多半会弄出什么事来,逼迫朝廷对宋郡自治一事妥协。

听闻此言,赵弘润笑着说道:“所以在此之前,先要收拾一下北亳军……”

说到这里,他环视了一眼在座的诸臣,虽然他心中也已有了针对北亳军的策略,但这并不妨碍他咨询一下这些大臣的意见。

于是他问道:“关于北亳军这个隐患,诸位有何高见?”

殿内诸臣相视了几眼,最终,除张启功外,其余诸臣的目光皆落在介子鸱身上。

见此,介子鸱也不心怯退缩,拱拱手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就由在下抛砖引玉……”

说罢,他的神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正色说道:“臣以为,北亳军之所以棘手,是因为有宋民庇护,好比深潭中的游鱼,滑不留手……既然如此,不妨抽掉潭中水,令潭中的游鱼无所遁形。”

“具体。”赵弘润微微一笑,因为介子鸱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只见介子鸱朝着赵弘润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其一,诱使宋民搬离宋郡;其二,官府征收宋郡的产粮……”

当听到介子鸱那第一条建议时,张启功暗自哼笑了一声,但当听到介子鸱第二条建议时,他眼中却露出了几许惊讶之色。

赵弘润注意到了张启功的表情,笑着问道:“启功,你想补充两句么?”

听闻此言,介子鸱便停止继续讲述,很大度地朝张启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见此,张启功犹豫一下后,说道:“那……在下斗胆插几句嘴。介子大人所言第一条计策,张某以为并不可行,除非是生活所迫,否则有几人愿意背井离乡?纵使朝廷许以‘田屋之利’,恐怕也不会有多少宋民愿意离开故土,除非……”

“除非什么?”赵弘润好奇问道。

“令宋郡贫穷!”张启功顿了顿,沉声说道:“这很简单……由朝廷将巨量粮、油、丝麻、漆器、木器等物运入宋郡,以贱价扰乱宋郡的市价,冲垮宋郡的民间作坊……”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