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2章 上郡见闻(一)(第2/4页)

就比如昨日黄昏的时候,寇正询问赵弘润晚上住在那里,当时赵弘润见码头这边仍非常忙碌,就随口说了一句“随便安排”,结果,寇正还当真就把赵弘润这位魏国的太子储君,安排到了一间竹棚里。

也亏得赵弘润与宗卫们,包括侍妾赵雀,都是吃过苦的人,并不在意,堂皇的东宫住得下,简陋的竹棚也住得下,但倘若换做是旁人,恐怕就算不当场翻脸,心中或许也会因此留下芥蒂。

不得不说,同样是作为赵弘润最倚重的肱骨谋臣,介子鸱做事就比寇正圆滑地多。

介子鸱出身楚国,后来跟着义兄文少伯走南闯北经商数年,因此,介子鸱看似耿直,可实际上却是一位很圆滑的人。

圆滑并非贬义,这说明介子鸱会做人,就比如在如今的垂拱殿内朝,介子鸱最年轻,但从本质上来说,他的地位却最高,在这种情况下,他迅速就跟蔺玉阳、李粱、礼部尚书杜宥等父辈年纪的同僚打好关系,且让这些同僚对他赞不绝口,这就叫能耐。

而寇正,却是表里如一的耿直,心中只想着当好父母官,对于其他一些官场上的道道,他却是不甚了解,也不屑去了解。

毫不夸张地说,也就是寇正后台硬,背后站着太子赵润,如若不然,似这种官场上的愣头青,那铁定是要吃苦头的。

中午的时候,寇正命人从库房取了些腌制的羊肉,煮熟后分给码头上的魏卒与民夫们,除此以外,每人还得到了一碗产自上党的烈酒。

这使得码头上这些魏卒与民夫们更为振奋。

当日临近黄昏时,这批运粮的车队徐徐上路,赵弘润问了一下这支运粮队伍的目的地,这才知道是云给上将军韶虎的魏武军的。

本来赵弘润有想过与这支运粮的队伍一同上路,但考虑到这支队伍的脚程太慢,于是就作罢了。

第三日的早晨,赵弘润一行人从寇正这边得到了几匹原本用于拉车的驽马,便踏上了前往“河上(上郡)”的旅途。

大约三日后,赵弘润一行人在数十名青鸦众的暗中随行保护下,来到了“河上”的“雕阴”。

“雕阴”是目前魏军攻略整个上郡的后防,由禹王赵元佲的宗卫之一、将军“龙季”负责镇守。

作为此番数路魏军的总帅,上将军韶虎之所以将龙季留在“雕阴”,主要是为了防备“河上”西边的“义渠”,毕竟义渠紧挨着河上,倘若被其偷袭了粮道,那如今已深入“河上”的几十万魏军,恐怕都要遭殃。

跟在汾阴津的寇正一样,当龙季听说太子赵润已至“雕阴”,并且此刻正在军营外时,他也是吓了一跳,急急忙忙地带着亲兵出营迎接。

果不其然,待来到营地外时,龙季果然瞧见了那位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您……您怎么会来这里?!”

纵使龙季是禹王赵元佲身边众宗卫中,比韶虎还要稳重的人,甚至于稳重到近乎有点固执与死板,但此时瞧见赵弘润这位太子殿下,却也惊地几乎要跺脚。

还没等赵弘润进军营,龙季便在身边叨叨絮絮地劝说,大意就是提醒赵弘润,上郡这边目前烽火连篇,实在不是太子殿下应该前来的去处。

对此,赵弘润感觉很纳闷,好奇问道:“上郡这边的战况很胶着么?本王收到捷报时,捷报中可是说我军攻克上郡指日可待。”

“是这样没错。”龙季点点头解释道:“上郡这边的三四个大部落,已相继被韶虎、司马安、庞焕、魏忌等人击破,目前这些部落的残部,正朝着北方迁移,但仍有一些冥顽不灵的胡戎,四下流窜,见到我魏军的粮队就发动攻击……目前,羯角军正在狩杀这些人。”

他口中的“羯角军”,即是如今在三川已改族号为“羯”的原川北联盟辖下、原羯角部落联盟的五万羯角骑兵,由目前的羯角军大都督博西勒统帅,是太子赵润手底下的鹰犬——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桀骜不驯的羯角人,其实并没有臣服于魏国,他们畏惧的只是魏国太子赵润这位曾经狠狠击败了他们的主人而已。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羯角军与魏国算是附庸合作的关系——这算是一支听命于太子赵润的外族雇佣军。

“上郡的胡戎,实力如何?”

在被龙季请到军营中的帅帐后,赵弘润仔细询问道。

龙季想了想回答道:“末将与上郡的胡戎,暂时只交过一次手,不过,末将听说过司马安对上郡胡戎的评价,‘强于河西的羌胡、弱于三川的羯角’。”

听闻此言,赵弘润点点头,心中对于上郡胡戎的实力,大致已有所了解。

毕竟,司马安是魏国唯一一位前后参与过“三川之战”、“河西之战”以及如今这场“上郡之战”的将领,此人的评价,当然要比其他人可信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