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9章 各有算计(二)(第3/4页)

“是!”

那两名亲兵拨马离开,离开时当然不忘仔细瞧瞧魏军的阵容。

看着这两名亲兵离去的背影,商水军副将翟璜轻笑着说道:“殿下,似乎对面的釐侯韩武,对于这场仗信心十足啊。”

赵弘润微微一笑,说道:“毕竟是五万重骑兵嘛,若是本宫麾下也有五万重骑,我也不介意对敌人体现一下气度……或者说,对于既得胜利的从容。”

说到这里,他啧啧有声,有带着几许羡慕的口吻说道:“啧啧,一口气组建五万重骑,这韩国的底蕴,确实是叫人敬而生畏啊,不愧是曾经与齐国争雄的北方强国。”

听闻此言,在旁的诸将们会心一笑。

此时他们佩服的并非是有能力一口气组建五万重骑兵的韩国,而是身边这位太子殿下,因为这位殿下,高瞻远瞩,设下圈套叫韩国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了重骑兵这个无底的深坑,否则,倘若韩国将组建五万重骑兵的花费用来训练轻骑与重步兵,那么,这场仗韩国至少能增加二十万兵力——这二十万兵力,对于他魏国的威胁可比五万重骑兵的威胁大多了。

可笑的是,韩人中计尚不自知,居然还沾沾自喜,意图在敌人面前表现一下作为既定胜利方的从容态度,这让翟璜、南门迟等许多商水军将领恶意满满地期待着,待等韩人寄托期望的五万重骑兵折损殆尽后,那些韩人将会是什么表情。

“既然对面的釐侯欲表现一下作为既定胜利方的从容,那咱们就如他所愿。传令下去,叫将士们慢慢布阵,另外,再仔细检查一下手中的兵器与身上的甲胄,千万莫因为疏忽大意,而在战场上丢了性命。”赵弘润严肃地下令道。

而与此同时,那两名亲兵已返回了釐侯韩武身边,将赵弘润的话传达给了后者。

待听说对面那位魏公子润称赞他是“可敬的对手”时,釐侯韩武不由地心花怒放:既表现出了自己的从容,博得了对面那位魏公子润的赞许,且之后己方还能击败对方,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的?

好在釐侯韩武久居高位,此时还能按捺住心中的欢喜,询问那两名亲兵道:“魏军中,有多少战争兵器?”

听闻此言,其中一名骑兵如实说道:“瞧不真切,大概有一两百架像是大型弩具的兵器,被安置在战车上。”

“一两百架……”

釐侯韩武皱了皱眉头,在心中暗自盘算着。

司马尚麾下五万重骑兵,其甲胄的防御力,韩国是自行验证过的,至少在六十步外,韩国自行锻造的弩具无法射穿重骑兵身上的甲胄。

不得不说,这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毕竟在魏国崛起之前,刨除掉齐鲁联军外,就属韩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最为精良,尤其是韩国的弩具,曾经甚至比鲁国的弩具还要强上一线,故而才有“天下强弩皆出自韩”的说法。

只不过这些年来,魏国在冶铁与军备方面突飞猛进,逐渐赶超了韩国而已——事实上韩人也想不通,魏国如何能在这短短十年内,在军备上赶超他韩国,难道真是因为魏国得到了鲁国的《鲁公秘录》?

总而言之,如今韩国打造的弩具,只比魏国逊色一些,既然韩弩无法在六十步外射穿重骑兵的甲胄,那么,魏弩也强不到哪里去。

因此在釐侯韩武眼里,对重骑兵威胁最大的,就只有魏国的重型连弩,据细作打探得来的消息,魏国的连弩,能够轻易在一百步左右的距离下,一箭射暴魏国锻造的铁盾外加甲胄,是目前整个中原威力最大的机关弩,在魏国的连弩面前,鲁国的机关弩匣纯粹就是个笑话。

“……两百架连弩,重骑兵若是冲锋的话,伤亡估计在三千上下……可以接受。”

釐侯韩武暗暗点头。

虽然三千重骑兵的损伤亦让他心疼不已,但相比较能够一举击溃魏公子润麾下的魏军,挫败魏国的锐气夺取中原霸主的地位,这点代价,釐侯韩武还是愿意支付的。

想着想着,釐侯韩武忽然抬起了头,在注视着遥远处的魏军半晌后,询问左右道:“过了多久了?”

左右亲卫回答道:“大概有半个时辰了。”

釐侯韩武闻言皱紧了眉头,又问道:“魏公子润可曾派人前来?”

“不曾。”左右回答道。

听闻此言,釐侯韩武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心下更是暗暗嘀咕:这魏公子润在搞什么鬼?半个时辰,还不够魏军布置好阵型?

不过碍于此前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会等魏军准备好之后再交兵,他此时也不好反悔,自打嘴巴,于是只能耐着性子等待着。

这一等,又是等了足足半个时辰,釐侯韩武实在是按耐不住了,面色不悦地说道:“这个赵润究竟在搞什么鬼?都快一个时辰了,难道还不够魏军做好准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