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4章 反击的号角(第3/4页)

可没想到的是,在没有他麾下镇反军参与的情况下,燕王赵疆这个侄子,竟有能力收复汲县,这还真是让他有些意外。

要知道,就算韩将乐弈、马奢、秦开等人麾下的精锐军队被悄然抽调了绝大多数,但再怎么说河内郡仍然驻扎着近乎十万的韩军,这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军势。

在听了南梁王赵元佐的话后,大将庞焕客观地评价道:“诸皇子中,太子赵润强于智略,而燕王胜在勇武,纵观我大魏,能匹敌燕王般勇武的,恐怕不会超过一只手。”

的确,除了投奔魏国的原韩将廉驳、商水军大将伍忌,其他的魏国诸将,无论是镇反军的勇将蒙泺、上党军(原北三军)的主将姜鄙,亦或是汾陉军的勇将蔡擒虎,事实上都不能说在勇武上肯定超过燕王赵疆。

至于其他魏将,哪怕是魏忌、司马安,也只是强于统率兵马,在武力上是远远不及的。

当然,对于南梁王赵元佐来说,他始终认为,他魏国的第一勇将,乃是他的兄弟兼宿敌禹王赵元佲——当然,这指的是二十几前时并未受伤的禹王赵元佲,而不是现在连走几步路都会咳嗽的赵元佲。

除此以外,无论是太子赵润、燕王赵疆,事实上都被南梁王赵元佐“低看一等”,激不起竞争的心思,唯独那个曾经击败过他的兄弟。

不知为何,明明在谈论燕王赵疆的话题,南梁王赵元佐却不由地想到了兄弟禹王赵元佲,且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阵阵浓烈的遗憾:倘若老五当年并未不慎被流矢所伤,那又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真是可惜……”

南梁王赵元佐一脸惋惜地轻叹道。

“可惜?”

庞焕闻言一愣,有点不明白自家王爷的想法:燕王赵疆收复了汲县,这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唔?不,没什么。”

回过神来的南梁王赵元佐,微微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门外出现一名魏卒,叩地禀告道:“王爷,大梁有书信送抵。”

听闻此言,南梁王赵元佐的面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当即吩咐道:“取来我看。”

见此,那名魏卒便走入屋内,将那封从大梁派人送来的书信递到南梁王赵元佐手中。

在寂静的屋内,南梁王赵元佐细细观阅着书信,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看得在旁的庞焕心中好生焦急,忍不住问道:“王爷,是关于那则谣言的事么?莫不是大梁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在询问时,庞焕心中稍有些忐忑,因为他们并没能及时封锁消息,阻止那则谣言传到大梁。

一想到那则谣言的可怕破坏力,庞焕心中有些颇为不安:虽说他们跟太子赵润并非一路人,但是在这场事关他魏国国运的战争中,双方的利害是一致的,相信只要是一名魏人,都希望魏国能在这场战争中胜出,击败韩齐,成为中原霸主。

唔,以萧鸾为首的萧逆余孽除外。

在足足过了一盏茶工夫后,南梁王赵元佐这才长吐一口气,淡淡说道:“确实是那则谣言的事,那竖子……或许他也没有想到,他音信全无,对国内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不过暂时你我不必再顾虑这件事了,哼,因为咱们那位陛下出面了……”

说罢,他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庞焕,淡淡说道:“赵偲还是果断,立刻下诏册立赵卫为皇孙,将那则谣言的影响降到最低,使我大魏不至于因此引发夺位的内乱……”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南梁王赵元佐的心情着实有些复杂。

平心而论,他从未支持过太子赵润,甚至于,太子赵润的存在,对他来说其实也是一柄悬在脑袋上的利剑——虽然赵润为了国家利益着想,忍着对他的厌恶继续重用他,但反过来说,他南梁王赵元佐又何尝不是为了活命,只能老老实实地为太子赵润执权的魏国效力呢?若是期间他敢耍什么花样,相信赵润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因此对于南梁王赵元佐来说,太子赵润若死在韩人手中,这对他反而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是,他魏国需要太子赵润——无论从国家利益考虑,还是从他姬赵氏王族的利益考虑,太子赵润都不能死。

正因为明知这一点,南梁王赵元佐怀着纠结的心情说道:“暂时国内不需要你我去操心那则谣言的事了,但是那竖子……他至今音信全无,虽然我并不相信他会被韩人所击败,但十有八九,他已被韩人截断了归路,故而无法将消息传回国内……”

庞焕偷偷看了一眼自家王爷,在他赵元佐身边呆了三十几年,岂会猜不到自家王爷此刻的心情。

于是,他咳嗽一声,替面色纠结的赵元佐将其心里话说了出来:“王爷,末将以为,此时当以大局为重,既然东宫或有可能身陷韩国,那么,为了大局着想,理当全力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