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5章 胶着的卫国内战(一)(第3/4页)

由于魏国并未插手干涉,因此,卫国的这场内乱才延续到了九月。

不过随着这场内乱的持续僵持,卫公子瑜亦逐渐意识到,再这样拖延下去,对他卫国极为不利,遂与麾下大将夏育击破西军的办法。

不得不说,公子卫瑜虽然在用兵方面并无太多经验,但这么说也是熟读兵法的天纵之才,在苦思冥想思索了几日后,还真被他想到了一招计策。

为了使这招计策顺利施行,卫瑜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始终按兵不动,并故意叫人从范县以及东部的县城催粮,营造出东军粮草不继的假象。

没过两日,鄄城侯卫郧便通过安插在范县的细作,得知了“东军缺粮”的情报,并对此事深信不疑。

想想也是,刨除掉驻守在卫国东部诸县的军队外,此番卫公子瑜率领前往濮阳的军队足足有四五万,这四五万士卒每日的军粮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日,鄄城侯卫郧亲自来到了乐平县,会晤檀渊侯卫振。

他对檀渊侯卫振说道:“据范县的细作回报,公子瑜多次派人到诸县催粮,想必是军中粮草难继……此乃天赐良机。”

檀渊侯卫振默然不语,毕竟他与鄄城侯卫郧不同,心底并不排斥卫公子瑜——虽然卫公子瑜近些年来主张的政令,的确令他的家族受到了损失,但卫振也清楚,卫瑜这只是为了使国家强大。

但无奈的是,王命难违,纵使是他心中并不情愿,他也只能按照卫王费的吩咐,击败公子卫瑜的军队,将公子卫瑜带到濮阳问罪。

“鄄城侯有何计策?”卫振问道。

只见鄄城侯卫郧想了想,说道:“可派奇军偷袭‘范县’等地,纵火焚烧城外作物,彻底断了东军的生机……”

听闻此言,檀渊侯卫振不可思议地看了一眼鄄城侯卫郧,简直难以置信。

不可否认,鄄城侯卫郧的主意不错,换做在其他场合,的确称得上是一条妙计,可问题是,眼下这场仗是他们卫国内部的内战啊,同为卫人,理当想着如何化解干戈,怎么能使战争升级呢?

放火焚烧范县等诸县城外田中的作物,亏他想得出来!

此事若成了,那范县等诸县的百姓岂不是都要饿死?

想到这里,檀渊侯卫振坚决反对,最终,二人不欢而散。

待等鄄城侯卫郧负气离开后,檀渊侯卫振在屋内犹豫了许久,最后,他还是唤来了一名心腹将领,在将“鄄城侯卫郧欲引兵奇袭范县等地、焚烧城外谷物”的毒计告诉后者后,嘱咐后者道:“你即刻乔装打扮前往王世子的军营,将此事禀告与他,叫他小心提防。”

心腹闻言一惊,惶恐说道:“君侯,您此举无异于通敌啊……”

檀渊侯卫振当然知道他的这个举动并不合适,但他又岂能坐视鄄城侯卫郧诡计得逞,叫其成功焚烧了范县等地城外田中的谷物,致使诸县百姓面临饥荒?

“速去!”他坚持道。

听闻此言,那心腹将领不再劝说,当夜就乔装假扮混出了乐平县,跑到了公子卫瑜的军营,被东军巡逻的士卒抓捕到了卫瑜面前。

在见到公子瑜之后,这名檀渊侯的心腹将领将鄄城侯卫郧的诡计一说,叫卫瑜与孟贲、夏育等人皆皱眉不已。

孟贲更是当场就破口大骂,骂鄄城侯卫郧居然如此心肠歹毒,为了胜利居然罔顾数城百姓的安危。

待等那名心腹将领离开后,卫瑜与孟贲、夏育等将领商议。

其实按照他此前的计划,在这几日,他就会以“东军缺粮”这个假象的基础上,顺势向范县撤离,诱使檀渊侯卫振与鄄城侯卫郧二人率领追杀,以便他在马陵伏击这两位邑侯。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鄄城侯卫郧的心肠居然如此歹毒,为了制东军于死地,竟然想出这等毒计,得亏檀渊侯卫振正直心慈,偷偷派人透露给他,否则,若果真被鄄城侯卫郧毒计得逞,非但四五万东军将真正陷入困境,甚至于还会祸及到范县等几个县的百姓。

“既然鄄城侯心肠如此歹毒,那我等也无需跟他客气,不如将计就计……”大将夏育建议道。

卫瑜仔细想了想檀渊侯卫振的为人,觉得这位邑侯应该不至于用这种伎俩来骗他,因为没什么意义——纵使骗他分兵加强了范县的守备,难道西军就能趁机击溃这马陵一带的东军了么?

不太可能。

因此卫瑜认为,檀渊侯卫振恐怕真是看在范县等几个县城内的百姓的份上,才偷偷将鄄城侯卫郧的毒计泄露给他。

事实证明,卫瑜对檀渊侯卫振的判断并没有错,而檀渊侯卫振对鄄城侯卫郧的判断也丝毫不差——鄄城侯卫郧,他还真的就率领了一支精锐,企图绕过马陵偷袭范县。

以有备算计无备,鄄城侯卫郧的毒计注定无法得逞,他派出的兵马,遭到了卫瑜麾下大将孟贲的伏击,溃败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