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1章 图谋(第3/4页)

此时的韩国,军队实力几乎已经达到当时中原的巅峰。

在击败那些草原民族后,军队实力暴增的韩国,便将目光放在魏、齐两国身上,准备着手夺取中原霸主的地位。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魏韩战争爆发,因为魏王赵慷的短智无谋,魏国初代魏武军在上党郡仓促应战,最终被韩虎击败,魏国因此实力大损,沦为二流国家。

随后,韩国便对齐国用兵,一度攻陷巨鹿郡,达到北海郡。

只可惜,齐王吕僖在临危之际接掌国家,联合鲁国,击败了韩国,挫败了韩国企图称霸中原的野心。

事实上,这次失败对韩国的影响并不严重,可坏就坏在,韩王简由于过度操劳、英年早逝,他的亡故,令韩国出现了空前的动荡,也使得林胡、匈奴、东胡、娄烦这些前几年被韩国击败的草原民族,趁虚而入。

鉴于独子韩武年纪尚幼,不足以担负重任,韩王简在临终之际,将弟弟韩起扶上了王位,即韩王起。

至于兵事,韩王简则托付给了韩虎。

韩王起能力不如兄长,再加上刚刚继位,王位不稳,因此,当时韩国国内一团糟,几乎全靠韩虎凭借一己之力,几次挫败了林胡、东胡等草原民族的入侵,保卫了整个国家——为表彰韩虎的功绩,韩王起也是在这段时间册封其为康公。

这第二次韩国与草原民族的战争,比第一次更艰难,这件事,在齐国亦有相关记载,不过讲述的是另外一方面的事:即在异族这个中原人的共敌面前,齐王吕僖非但没有趁机攻打韩国,反而以低价向韩国出售粮草与军备,支持韩国将林胡、东胡、北狄、娄烦等异族驱逐出去。

正因为这件事,齐王吕僖被称之为贤君,纵使是韩人,亦对齐王吕僖颇为尊敬。

而就在这第二次韩国与草原民族的战争中,韩虎的弟弟韩亘不幸战死。

韩虎、韩亘兄弟,虽说也是妫姓韩氏王族子弟,但家道中落,家境比较一般小贵族尚且不如,直到韩虎被韩王简重用,兄弟俩才有所改善。

只可惜,几场战争之后,兄长韩虎成为了韩国的英雄,被尊为康公,而弟弟韩亘,却在战争中牺牲,留下孤儿寡妻。

为此,韩虎心中亦是不忍。

因此,康公韩虎在发迹后,就寻思着给侄子、弟媳弄个封邑,好让弟媳跟侄子日后能衣食无忧。

最后,他看中了“元邑”,一来“元邑”离他韩虎当时驻军的地方“下曲阳”并不远,二来元邑相对繁荣,也算是一座人口不少的县城。

唯一的问题是,当时的“元邑”已经有主,是属于一支妫姓元氏的大贵族所有。

但这对于韩虎来说并不是问题,反正最终,他从元氏一族手中夺下了元邑,并奏请韩王起,将这座县城分给了他的侄子,也就是如今的“元邑侯韩普”。

不得不说,韩虎虽然毁誉参半,但对弟弟一家的确没话说。

而他的侄子元邑侯韩普呢,亦对这位叔父格外敬重,长大成人后,便投身叔父麾下,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韩虎麾下下曲阳的领兵将领。

后来,当康公韩虎在邯郸被韩王然设计杀害之后,元邑侯韩普闻之大怒,有心率军为叔父报仇,奈何当时魏韩之战已经结束,韩王然放弃邯郸,在上谷守马奢、北燕守乐弈、渔阳守秦开等几位北原豪将的保护下,迁都蓟城——得知此事,元邑侯韩普遂不敢轻举妄动,但这份仇恨,元邑侯韩普却不曾忘怀。

“这些,皆是文某已故的挚友‘冯祝’打听到的……”微微叹了口气,文少伯眼眸中闪过几丝怀念,摇摇头说道:“冯祝在韩国经商时,打听到了这件辛秘,遂设法结识了元邑侯韩普,据说二人的关系还不浅……前一阵子韩国捕杀我大魏的商贾时,元邑侯韩普提前得知此事,也曾派人向冯祝通风报信,只可惜,还是慢了一步……”

张启功与北宫玉对视一眼,纷纷开口劝说文少伯节哀顺变。

至于对文少伯给予的情报,他们还是颇为信任的,毕竟他们也知道,其实有很多魏国商贾,实际上都是他魏国的眼线,给天策府提供情报——只是这方面的事,一直是左都尉高括在处理,因此张启功与北宫玉也只是大概了解。

在长长吐了口气后,文少伯低声说道:“据之前冯祝与文某的书信联络,元邑侯韩普此人,对韩王然怀恨已久,只因势单力薄,故而不敢轻举妄动,倘若我大魏许他种种利益承诺,此人必定弃韩国而投奔我大魏……”

说到这里,他好似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又改口道:“当然,文某只是提供消息,至于如何决定,还是由张都尉来定夺。”

“文半城言重了。”张启功当然明白文少伯的改口是因为什么,当即通过一句玩笑,来揭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