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4章 虚虚实实(一)(第3/4页)

“要不要我写封回信敷衍一下,以蒙蔽那司马弢?”元邑侯韩普问道。

张启功淡淡一笑,说道:“你我赚杀李褚的事,恐怕也就只能骗骗司马弢这等将领,有见地的人,怕是一眼就能看穿你我的计策……写不写回信,其实都一样。”

在旁,北宫玉在看过司马弢的书信后,笑着说道:“还是写封回信吧,好歹能让君侯的‘被逼无奈’,变得更真实些。”

元邑侯韩普点了点头,相比较“被策反逃奔魏国”,他当然更倾向于是“被逼走魏国”,至少在名声上能好听点。

于是,他听取了北宫玉的建议,给司马弢写了封书信,在信中气愤地叙述他这些年来被蓟城打压的种种往事,后来司马弢看到这封信,也不禁稍稍有些同情元邑侯韩普。

而与此同时,司马弢亲笔所写的书信,已经送达了蓟城,送到了丞相张开地的官署。

当时丞相张开地正在官署班房内批完一摞公文,抽闲端起旁边早已凉透的茶盏喝了两口解解渴,就被这封书信中的噩耗惊地将嘴里的茶水喷了出去。

元邑侯韩普作乱?杀李褚,并攻占宜安、井径关?

张开地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

要知道他蓟城这边逼了元邑侯韩普好几年,都没有“逼反”后者,而如今,在蓟城将注意力全部放在魏韩边境的时候,元邑侯韩普居然反了?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个韩普……”

张开地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平心而论,元邑侯韩普的作乱,充其量只是疥癣之疾,放在往年,蓟城随随便便就能捏死他。

可问题是,目前他韩国的军队大多都被秦魏两国牵制着在边境,国内可调动的兵力寥寥无几,不曾想元邑侯韩普偏偏在这个被李褚给“逼反”了……

“看来他这些年一直在隐忍。”

张开地暗暗猜测道。

正如张启功判断的那样,虽说司马弢被元邑侯韩普给蒙骗了,误以为后者是因为李褚的咄咄逼人而气愤难忍,但张开地一眼就能看出:宜安的李褚分明就是被元邑侯韩普设计赚杀的。

别忘了,这件事其实是元邑侯韩普挑起来的,因为是他首先杀了李褚的族弟李柯。

倘若元邑侯韩普不是想着设计赚杀李褚,他何必杀了李柯后,故意派人将李柯的首级送到其族兄李褚手中?——这明显是在故意激怒李褚!

“还真是选了一个好时机啊……元邑侯韩普。”

张开地皱着眉头长长吐了口气。

是实话,这位张丞相其实也是支持“铲除”元邑侯韩普的人,其中原因倒并非是因为元邑侯韩普乃是康公韩虎的堂侄,关键在于,当年得知康公韩虎被韩王然设计杀害之后,元邑侯韩普曾做出过似乎要起兵谋反为伯父报仇的举动——只是后来被秦开、马奢、司马尚、乐弈等人吓退了,才改称“迎接王驾”。

在这种情况下,蓟城当然要设法铲除元邑侯韩普。

只不过当时元邑侯韩普变口变得快,且后来几年也规规矩矩,蓟城这边实在找不到下手的理由——毕竟当时韩王然为了接管康公韩虎与釐侯韩武的势力,宣扬仁政,对康公韩虎一系的余众既往不咎,虽然这极大地方便了司马尚、乐成等人迅速接管了康公韩虎的旧部,但也让蓟城失去了借机根除元邑侯韩普这个隐患的机会。

是故,蓟城才会将暴鸢的部将李褚派到宜安,处处掣肘元邑侯韩普,希望能够尽快逼反元邑侯韩普,好让蓟城这边有理由将其铲除。

没想到,元邑侯韩普这么能忍,一直忍到当下才动手。

在思索了一番后,张开地当即站起身来,披上袍子离开了官署,乘坐马车直奔王宫。

他认为,这件事必须禀告韩王然。

此时的王宫,仍旧被卫卿马括手下的卫兵围地水泄不通,目的自然是为了制造舆论,让“韩王然疑似崩殂”这件事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其实当初在制定这个计策时,马括曾对此有所疑虑:既然要让魏国误以为韩王然驾崩,为何不直接昭告全国呢?

当时韩王然解释道,魏王赵润善于诡谋,必定是明察人心、生性多疑之辈,倘若他们做得过于直白,赵润必定不信;反过来说,他韩国越是遮遮掩掩,仿佛要掩盖这件事,才会让赵润中计。

正因为如此,如今整个蓟城都在私底下谈论“君主驾崩”之事,但偏偏朝廷却矢口否认、竭力掩饰,信誓旦旦地表示韩王然只是受了些风寒小疾,正在修养。

在这招虚虚实实之下,别说城内青鸦众等魏国奸细吃不准韩王然究竟死了没有,就算是睿智如魏王赵润,也无法判断,只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进宫之后,张开地先找到了卫卿马括,随后在马括的带领下,来到了宫内深处的一座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