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4章 聚而歼之(第3/4页)

然后,破敌心切的骑劫,就带着麾下北燕军,以及颜聚、赵葱二将的代郡重骑,以及秦开、许历、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几支友军,一头扎入了魏军的圈套。

当时,原本向南仓皇逃离的燕王赵疆麾下山阳军,背身而战,东有魏武军杀出,西有镇反军杀出,对骑劫麾下的北燕军展开三面夹击。

此时,骑劫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连忙下令撤退,可遗憾的是,此时魏将屈塍早已率领鄢陵军,截断诸路韩军的归路。

河内军、魏武军、镇反军、鄢陵军,这四支合计约二十万兵力的魏国精锐军队,彻彻底底地将几路韩国军队包围其中,这还不包括元邑侯韩普麾下的十几万元邑军。

“骑劫那厮,真以为本王那日被他袭了营寨。”

见己方的诱敌计谋得逞,燕王赵疆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骑劫对于赵疆麾下的河内军不够了解,要知道河内军的前身乃是山阳军,是曾经在“山阳一役”中几乎全军覆没的魏国军队,堪称魏国最有骨气的军队——当然,如今“最有骨气”这句赞美,山阳军不得已要跟“大梁禁卫军”分享了。

别说当时骑劫率军袭击河内军营寨时,燕王赵疆与麾下的兵将就已经知情,就算当时营寨已被骑劫的韩军攻破,河内军也是绝对不会因此撤退的。

要知道,“逢战必先、死不旋踵”,这即是河内军(山阳军)的宗旨,你可以说这支军队的进攻能力不如商水军,但它绝对比商水军还要坚韧——或者说是顽固,除非燕王赵疆下令撤退,否则,单凭骑劫当日五千兵力,纵使其中有两千代郡重骑,也根本别想击败河内军。

甚至于,若非燕王赵疆打算对韩军“聚而歼之”,搞不好骑劫当晚就死在河内军的反击当中了。

而另外一边,魏将庞焕亦是冷笑连连。

庞焕何许人,他可是南梁王赵元佐最倚重的大将,久久跟随在南梁王赵元佐身边,什么诡计没见过,岂是真会中了骑劫、许历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

当日,骑劫在魏营外搦战,又故意将他麾下镇反军诱到距离营寨十里外的平原,当时庞焕就猜到骑劫很有可能会叫另外一名韩将趁机偷袭他守备空虚的营寨,只不过,庞焕当时巴不得名正言顺地“败”在骑劫手中,因此并未拆穿罢了。

其余,似韶虎的魏武军、屈塍的鄢陵军,包括元邑侯韩普麾下的军队,皆是如此——骑劫自以为是他巧妙的战术击败了魏军,而事实上,魏军只不过是假意战败,希望将这些韩国军队通通引诱出来,聚而歼之罢了。

“眼下唯一仍需顾虑的,就只有那两万余代郡重骑了……”

魏将屈塍若有所思地说道。

然而,在战场另外一边的燕王赵疆,却对那两万余代郡重骑毫不在乎,立刻就下令全军围攻。

原因很简单,因为颜聚、赵葱二将根本就不懂得重骑兵的精髓,竟叫麾下的重骑兵穿戴着厚厚的铠甲追击诈败的魏军。

似这般愚蠢的行径,导致约有一半的重骑兵因为马力不继而中途掉队,而其余勉强跟上了骑劫麾下北燕军的重骑兵,一路追赶至此,无论是人或者战马,又还能剩下多少体力呢?

不得不说,倘若是司马尚的话,就不会犯这种错误。

可惜司马尚被撤换,换成了颜聚、赵葱这两个对重骑兵并不是很了解的将领,他们只看到重骑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一面,也不知,重骑兵的辉煌,在一场战事中仅仅只是持续一小段时间。

更多的时候,重骑兵非常无力,尤其是在战马体力消耗殆尽的情况下。

当日,在意识到己方误中了魏军的圈套后,韩将骑劫、颜聚、赵葱、秦开、许历、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诸将,皆纷纷带兵突围,奈何四面的魏军牢牢未定,纵使此地韩军也有十几万之众,亦无法击破魏军的包围。

此战,魏军整整围了韩军两日,期间虽难免有个例的韩卒趁夜逃亡,或消失于夜幕、或被堵截的魏军击毙,但绝大多数的韩军,则被魏军死死围住。

但不能否认,被围住的这些韩军兵将,亦相当有骨气,面对魏军的喊降,视若无睹,仍一次又一次地企图突围。

如此足足两日,魏将庞焕便对燕王赵疆建议道:“韩军虽中我军包围,但四面围定,反而会激励其斗志,令其豁出性命与我军厮杀,不如放开一角,叫韩军突围而出,则韩军士卒斗志立泄。介时,我军只需挥军掩杀即可。”

燕王赵疆深以为然,遂派人叫屈塍故意露出破绽,放韩军突围。

屈塍得令,因此在随后渔阳守秦开率领军队突围时,故意露出破绽,以至于秦开顺利突出重围。

果然,在得知秦开的渔阳军已突围而出后,身陷包围的诸韩军兵将,再也没有与魏军决一生死的念头,纷纷紧跟着渔阳军,仓皇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