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5章 暗示(第3/4页)

原本还在权衡利弊的鄄城侯卫郧闻言一愣,旋即亦惆怅地叹了口气。

的确,正如卫振所言,这场仗打到如今,魏国最糟糕的结局,也不过是惨胜而已。

他觉得,既然魏王赵润应允了楚水君的邀战,那么相信其肯定是有什么仗持的——不谈击溃诸国联军,但至少应该有使己方全身而退的把握。

而这就意味着,魏国仍然拥有使他卫国覆亡的实力。是故卫振才会说,其实他们并无太多选择的余地。

“魏国吧。”卫振惆怅地说道:“终归魏王身上亦流淌着卫人的血,应该会顾念几分情面。”

他并没有细说“倘若魏王不顾念情面”的可能性,因为在他看来,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魏国吞并了卫国而已。

在卫振看来,他卫国失去了卫公子瑜,这个国家就已经彻底腐朽了,魏王赵润好歹身上流淌着一半他卫人血,就算接受他的统治又如何?难道还会比他卫国的昏君卫费更糟糕么?

卫邵、卫郧二人怎么想,卫振不清楚,但是他自己,却因为当年卫公子瑜不明不白死在濮阳,而对卫王费与公子玠父子有诸般不满,倘若魏王赵润愿意让其义子、也就是卫公子瑜的长子卫云继承卫国君主,檀渊侯卫振绝对会立刻倒向魏国,支持卫云夺位。

不得不说,在国内争权方面,其实卫邵、卫郧、卫振三人亦非态度一致。

不过在对外方面,至少在此刻,三人终究还是达成了意见,决定暂时潜伏,倘若联军当中果真有魏国的内应,那么,他三人会在那名内应倒戈相助魏军时,给予帮助,希望此举能够淡化魏国对他卫国的恨意。

在意见达成一致后,卫邵这才透露心中的想法:“联军内的魏国内应,多半是希望我等相助,是故才会叫人送来这封书信,既然如此,我等不妨静观其变,看看到底会是谁,向我等做出暗示……终究联军人多势众,而那名内应势寡,既然如此,此人应该会试图与我军抱团,免得到时候被联军各个击破,换句话说,在之后的军议中,谁主动要求与我卫军紧挨,谁就是那名内应!”

“高见!”

卫振、卫郧恍然大悟。

两日后,楚水君再次于帅帐内召集诸联军的将领,询问各军是否已做好与魏国决一胜负的准备。

顺便,商量一下具体的战术。

当日,卫邵、卫郧、卫振三人早早就来到了楚水君的帅帐,想看看联军中的那名魏国内应,是否会对他们做出暗示,但很可惜,待等联军诸将尽数到齐,也没有人对卫邵等人做出什么暗示。

不过卫邵这等那频繁四下打量的模样,还是引起了鲁国将领桓虎的注意。

不错,给卫邵的那封信,就是桓虎派人送去的。

“……看卫邵等人左顾右盼的模样,显然是收到了我写的书信,不过……”

桓虎若无其事地伸手挠着下巴。

他并不打算直接与卫邵等人见面,毕竟万一卫邵等人决定站在齐国或者楚国那边,那他桓虎、陈狩二人,有可能死后连渣都不剩了。

稍微给点暗示就行,桓虎觉得,既然卫邵当日能暗示田耽,让田耽为其撑腰,那么,应该也能看得懂他的暗示才对。

就在桓虎暗自思忖之际,楚水君已在点名询问各国军队的备战情况。

“我东瓯军已准备就绪。”越国的将领吴起开口道。

楚水君点点头。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曾经与楚人相互视为仇寇的越人,反而是最可靠的友军,比齐、鲁、卫三国的军队可靠地多。

“我大齐的兵将也已准备就绪。”齐将田耽点头说道。

继田耽之后,鲁国的季武、卫国的卫邵,亦相继表示基本上已做好准备。

见此,楚水君遂说道:“诸位,相信你等也已猜到了几分,我之所以如此焦急地向魏国逼战,实是因为我联军的粮草已经告罄,再耽搁下去,恐会陷入粮草不继的窘迫,为今之计,唯有击破魏军的防线,攻陷大梁,攻陷博浪沙,让齐国直接从大河运粮至梁郡,方可解我联军燃眉之急。”

“……让齐国从大河运粮至此?嘿!齐国怕是眼下自顾不暇吧?”

桓虎闻言心下暗暗冷笑,但脸上却不动声色,暗中瞥了一眼卫邵等人,见卫邵三人还没傻到露出破绽,心下暗自松了口气。

而事实上,楚水君在说这番话时,亦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卫邵三人,这让卫邵、卫郧、卫振三人心下极为恼怒。

倘若他们不明究竟,自然不会明白楚水君这一眼的原因,可如今他们已从桓虎暗中派人送出的书信中得知了来龙去脉,又哪里会不明白楚水君这一眼的意义?——明摆着就是在防备他们,或者更干脆地点说,试图继续蒙骗他们,骗他们与魏军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