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6章 决战之日(第2/3页)

而与此同时,季武与桓虎、陈狩三人,正跟着田耽前往后者的帅帐。

待等诸人在田耽的帐内坐下之后,季武好奇地询问桓虎道:“桓将军,你与卫邵等人有仇?否则为何如此针对他们?”

见田耽亦将目光投向自己,桓虎摇摇头说道:“桓某并非针对卫军,只是在我看来,这卫军实在是一个隐患……我若是楚水君,绝不会在这时用卫军担任前军。”

田耽闻言点了点头,旋即宽慰道:“终归卫军仍有四万之众,这亦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如照你所言,将其安置在后军,威胁反而更大,还不如将其委任为前军,到时候,我等多加注意就是了。”

“唔。”

桓虎微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三日后,也就是三月二十八日,即是魏王赵润与联军主帅楚水君约战的日子。

这一日,诸国联军早早便离营赶赴战场,在“大梁-冶城”的魏军防线前,排兵布阵。

而与此同时,魏军亦倾巢而出,在阵地外部署兵力。

魏军阵型将领部署如下:

“前军主将”,由大梁禁卫军总统领“周骥”担任。

“前军左指挥”与“前军右指挥”,皆由大梁禁卫军将领“侯聃”、“李霖”二人担任。

“中军主将”,由雒阳禁卫军总统领“卫骄”担任。

“中军左指挥”与“中军右指挥”,乃由“朱桂”、“何苗”二将担任。

除此之外,由有“成陵王赵燊”担任“后军左指挥”,“上梁侯赵安定”担任“后军右指挥”。

最后,由赵润亲自坐镇后军——即此番魏军的本阵所在。

“呼——”

遥遥看着远方的诸国联军正在排兵布阵,只见魏王赵润站在一辆驷马拉乘的战车上,拄着利剑长长吐了口气。

旁边距离他最近的,乃是“天策府参将翟璜”,由他担任赵润的副将,负责辅佐后者从全局指挥这场战争,起到一个查漏补缺的作用。

“从此处观诸国联军的军势,当真是接天连地,叫人压力倍增呐……”赵润感慨地说道。

听闻此言,副将翟璜淡淡笑道:“人多未必就能取胜,否则,战争岂不是只需比较双方兵卒的人数多寡就足以?”

“善!”

赵润称赞了一句,旋即吩咐道:“翟璜,你留在本阵,朕去联军的阵前看看。”

翟璜闻言一愣,立刻便猜到了赵润的目的:“陛下想借机看看联军的阵型分布?……那,陛下小心。”

他没有阻止赵润,因为在上次赵润与诸国联军的交锋中,这位他魏国的君主就曾在阵前,对麾下的魏卒们说过一句话,亦或是一句使魏卒大为振奋的豪言:诸君胜,则朕与诸君同活;诸君败,则朕与诸君皆亡!

因此,劝阻这位君主什么的,都是毫无意义的。

翟璜只是觉得振奋——纵使是陛下,亦在竭尽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更何况我辈?!

正因为如此,骑着马伫立于赵润所乘这辆马车两侧的几位魏国官员们,比如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博浪丞曹憬、以及介子鸱、张启功等人,在听闻自家君主欲亲临联军阵前,虽面色微变,但终究还是没有劝阻。

最多就是请求跟随而已。

不过赵润却没有同意这些臣子跟随,挥挥手说道:“朕是去看看联军的虚实,要那么多人做什么?有岑倡、燕顺、童信几人跟随就足以了。”

赵润口中的“岑倡”,乃是原“肃王卫”的统领,跟随赵润二十余年;而燕顺、童信二人,则是他父王赵偲提拔的、原拱卫司的左右指挥使。

皆是可以托付安危的肱骨心腹。

包括为赵润驾驭战车的近卫大将褚亨。

在拒绝了介子鸱、张启功等人的跟随后,赵润乘坐着驷马战车,由岑倡、燕顺、童信三人率领的两百余名“虎贲禁卫”的保护下,徐徐前往联军方向。

当然,为了谨慎期间,褚亨在距离联军前阵尚有一里多里的情况下,便停下了战车,沿着与联军前阵平行的路线,载着赵润徐徐来回。

反正在褚亨看来,这个距离已经足以让赵润远距离观察联军的军队部署。

若离得再近些,或会出现危险。

而此时,赵润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联军,将联军各阵列的军队分布记在心里,方便待会指挥战事。

而除此之外,他心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即他要掌握他在诸国联军的内应的位置。

不错,即是鲁国的桓虎与陈狩二人。

说实话,对于策反桓虎、陈狩二人,赵润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因此在此之前,他也并未将这视为他击败诸国联军的杀手锏,而是将希望寄托在赵疆的“伐韩军队”以及沈彧、伍忌的“商水军”身上。

但秦国对他魏国用兵的事,却打乱了赵润的筹划,促使赵润为了尽快击败诸国联军,只能冒险使用桓虎、陈狩这两个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