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0章 四月(一)(第3/4页)

卫邵、卫郧、卫振三人面面相觑,此时他们才注意到,魏王赵润手中攥着一封书信。

可能方才赵润那句“混账”,是冲着这封信说的。

卫邵等人猜对了,赵润那句“混账”,确实是因为这封书信。

其实在召见卫邵三人的时候,赵润曾打算好好敲打敲打这三人,毕竟三人虽说在这场仗中为魏国立下了功劳,但这亦无法挽回卫国军队当初协助联军攻打大梁时所做的杀戮,只不过,在三人来到之前,赵润恰好收到了天策府左都尉高括的书信,一看信中的内容,他顿时气地火冒三丈,是故,哪里还有闲心敲打卫邵等人,随便说了几句就将他们打发了。

反正无论是季武,还是卫邵、卫郧、卫振,只要他们聪明的话,日后就应该顺应大势,坚定地站在魏国这边,因此敲打不敲打,其实意义倒也不大。

当晚,魏王赵润授命卫骄全权处理善后之事,旋即带着四百余虎贲禁卫,连夜赶回梁郡,在梁郡的博浪沙河港乘坐船只,返回雒阳。

四月十六日,魏王赵润便带着介子鸱以及四百余名虎贲禁卫,率先返回雒阳。

待进城一瞧,城内依旧是他离开时的氛围,似乎“镇反军反叛”一事,并未对这座王都造成什么影响。

然而,这丝毫不能减退赵润心中的愠怒。

他连王宫都没有回,就直接带着四百余名虎贲禁卫杀到了天策府,在天策府的主殿大堂怒喝一声:“叫高括、种招二人滚来见朕!”

片刻后,高括、种招二人闻讯而来,且面色不禁有些忐忑,待瞧见君主赵润正面色不善地坐在殿内的主位上时,他二人心中咯噔一下,连忙抱拳施礼:“臣高括(种招),拜见陛下。”

见此,赵润一拍桌案,怒道:“似这等天大之事,你二人竟敢擅做主张?!”

在旁,已在途中得知情况的介子鸱,亦暗暗摇头,心说高括、种招这二人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瞒着他魏国的君主,与南梁王赵元佐那种人合作——虽然结果非但不差反而对国家有利。

见赵润一脸愠怒,高括连忙叩地解释道:“陛下息怒,臣绝无隐瞒陛下的意思……南梁王暗中命庞焕率军回都,此事臣亦不知情,直到镇反军撤回河内时,臣这才得悉,遂立刻与南梁王对质,当时臣才得知南梁王的意图……”

赵润闻言抖了抖手中的书信,愠怒说道:“可你这封信,却是在事后才写的!……高括、种招,你二人跟在朕身边,也有二十余年了吧?朕今日才知晓,原来你二人的胆子居然这么大,连南梁王赵元佐那种人,你二人也敢与他合作,这叫什么?这叫与虎谋皮懂么?!……别人不清楚南梁王与先王的恩怨,难道你二人还不清楚么?万一他顺水推舟,占了雒阳、图谋造反,我看你二人如何挽回!”

“南梁王不可能会造反的……”高括低声嘟囔道。

见此,赵润眼睛一瞪。

平心而论,赵润当然知道南梁王不可能会造反,这也是他在收到赵疆的预警书信后置之不理的缘由。

南梁王赵元佐为何不可能造反?

原因很简单,因为魏国目前的局势不允许。

如今的魏国,虽然说可能仍有个别人士在背地里痛骂赵润这位君主的,但总得来说,赵润还是很得“民心”的,这个民心,也包括魏国国内贵族势力对他的拥护——毕竟魏国朝廷推行的“承包制度”,让国内的贵族们也从中获利了嘛。

王族、贵族因此拥护赵润,而士族,赵润大力推行考举,使得士族的大势大增,甚至于已隐隐呈现凌驾于王族(不包括赵润这一系)与贵族两者势力之上,简单地说,是赵润在暗中支持士族,似如此,士族又岂会不拥护这位君主?

再说平民,这个阶级就更不必多说了,赵润在先王赵偲的仁政基础上,合理调控国内的财富流动,减少平民阶级的负担,再加上他那赫赫的威望,魏人对赵润那是极为拥护的——从去年赵润变相征兵的一纸罪己诏,单单三川郡就有二三十万平民誓死跟随,便不难看出赵润在魏国的威望。

总结这种种,赵润在魏国的威望空前之高,远胜魏国历代君主,在这种情况下,似南梁王赵元佐这等聪慧之才,他会觉得有机会谋反作乱?

其他暂且不说,就单单说在镇反军内,只要魏王赵润将南梁王赵元佐定为叛臣,你看那五万镇反军,到最后还会剩下多少人愿意跟随南梁王赵元佐。

两者的地位,早已并非在一个档次了。

这也是赵润迄今为止仍在重用杨彧、庞焕、蒙泺、陈疾,因为这几人,包括南梁王赵元佐在内,都威胁不到他。

可虽说赵润心知肚明,但这话从高括嘴里说出来,还是让他愠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