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7章 抢人(第3/4页)

这种种,都让司马尚大为欢悦。

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有意思的两军对峙。

不过最近,新阳君项培似乎也有了相应的对策,以至于前来投奔他的楚军士卒,已经很少有衣甲齐全的,当然这不要紧,毕竟司马尚的目的是“抢人”,至于楚军那些军备,说实话,他还真看不上眼。

四月末,数千名愿意赶赴宋郡的前代郡重骑韩卒、以及上谷军士卒,终于抵达了宋郡,按照魏王魏王的命令,任城太守许历截留了一半的士卒。

随后,许历以这些士卒为骨干,组建任城军,为日后联合赵疆、屈塍、乐弈等几位将领一同围攻齐国做准备。

当然,这是一两年后才去考虑的事,至于当下,许历立刻带着这些士卒南下,进驻“沛县”。

毕竟,新阳君项培麾下的军队,并非只是在攻打丰县,其余像俞骥、斗廉等部将,其实亦率领着麾下的新兵,朝着“萧县”、“沛县”、“广戚”等县展开了攻势。

因此,任城守许历急急忙忙带着新组建的军队赶赴前线抢人……不,是抵抗楚军的进攻。

结果不言而喻,不过几天工夫,任城守许历麾下就出现了一支由楚人组建的军队,虽然目前人数尚少,不足以跟丰县这边的司马尚相提并论。

说实话,其实新阳君项培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破局之策,比如说,把丰县的司马尚骗出城外,在荒郊借助楚军兵多的优势,先将这位魏国的名将给铲除。

而面对着新阳君项培的激将,司马尚欣然接受:你要野外交战?没问题!

次日,司马尚就从昌邑调来了剩下的四千八百名宋郡游马重骑(前商水游马重骑),吓得新阳君项培赶紧放弃了派正规军袭击司马尚的打算。

也难怪,毕竟商水重骑建成已久,楚国哪有可能不清楚这种重骑兵的底细?

若非楚国实在不舍得花费巨大的资金,事实上楚王熊拓亦想过要打造一支重骑兵。

被司马尚麾下的五千名宋郡游马重骑吓退后,新阳君项培收到了部将俞骥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任城守许历,居然也敢效仿司马尚跟他抢人,遂命部将斗廉率领三万正军兵出彭城,试图围杀许历。

没想到,任城守许历的麾下,竟然也有一支数千人的重骑兵与轻骑兵(前代郡重骑与上谷轻骑)。

斗廉遂不敢妄动。

这也难怪,毕竟重骑兵这种战术兵种,它的威慑力其实更大于它的杀伤力,比如当年在上谷战役时,司马尚统帅着麾下两万五千名代郡重骑,就让魏军主帅赵疆与元邑侯韩普二人麾下三十万联军不敢妄动,直到赵葱、颜聚两名韩国将领取代了司马尚,并且葬送了这支重骑兵。

六月下旬,魏王赵润在雒阳收到了司马尚的书信。

司马尚在信中恭维了魏王赵润的计策——事实上也谈不上恭维,毕竟司马尚对于魏王赵润那些策反、笼络楚国兵卒的办法确实地佩服地五体投地。

对此,司马尚不禁感慨,不愧是曾经横扫中原的魏公子润,像“只要拉来更多的人就授予相应的好处”这种绝户计,若非是这位陛下在上一封书信中提醒,他是绝对想不到的。

而事实证明,这招绝户计,着实抵得上十万精兵!

“哈哈哈。”

在看完了司马尚的书信后,赵润龙颜大悦。

毕竟司马尚乃是名将之才,他的奉承,自然要比一般人能让赵润感到高兴。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司马尚在信中的用词比较欢乐,比如说,司马尚将宋郡的战争定义为跟楚国抢人,这让赵润忍不住回忆起了自己当年的种种。

“楚国……其实蛮好的。”

他很突兀地说了句,让大太监高和一头雾水。

不得不说,倘若此刻卫骄、穆青、吕牧等宗卫在——刨除褚亨这个脑筋慢的傻大个,相信他们定能心领神会,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赫赫扬名的“魏公子润”,最早就是靠楚国发家的,没有楚国,就没有“魏公子润”,也没有今日的魏王赵润。

在一番畅笑后,魏王赵润收起了笑容,转而沉思起来。

宋郡那边,基本上已经无需他担忧,相信司马尚、许历等人会处理地很好,相比之下,赵润更在意张启功那边的情况。

“也不晓得张启功是否已经踏足巴蜀之境。”

他暗暗想道。

而与此同时,张启功早已带着一队乔装打扮的黑鸦众与南阳羯族,扮作客商朝着巴地进发。

待等到五月下旬时,张启功在羯人向导的带领下,进入了“荆地”,旋即折道向西,进入了巫山境内。

当日,鉴于天色已晚,张启功遂命人就地驻扎,点起篝火。

而趁此空闲,他继续向那些羯人向导,询问有关于巴蜀之地的情报,毕竟他对巴蜀可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