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6章 平舆之战(一)(第3/4页)

陈县的河港与水寨,由于并无城墙防御,很快就被陈狩所攻破,水寨内的楚国水军,只能撤走战船,沿河向东南撤离。

反倒是桓虎,由于军中缺少攻城兵器,短时间内拿这座城池没有办法。

不过也只是暂时的,等过几日,待等桓虎麾下士卒打造好攻城用的井阑、云梯等物,相信攻陷陈县也只是覆手之间。

而与此同时,熊琥正在平舆邑积极筹备应付来自商水县的进攻,冷不防收到了“魏将桓虎攻打陈县”的消息,他颇感惆怅地叹了口气。

平心而论,他对这场仗实在没有什么把握,魏将伍忌正在西郢郡的当阳,率军猛攻西郢;商水守沈彧又即将率领大军进攻他平舆郡,这本来就是一场事关他楚西生死存亡的恶战,却不曾想,桓虎与陈狩亦来凑热闹。

虽说平舆君熊琥麾下的军队其实倒也不少,可问题是,既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将才,亦没有能抵御住伍忌、陈狩的猛将。

“只能尽力而为了。”

平舆君熊琥暗自想道。

三月二十一日,得知桓虎率军猛攻陈县,商水守沈彧立刻率军出征,攻打平舆郡,试图让平舆君熊琥两头难以兼顾,无法派兵支援陈县。

鉴于商水军系中最精锐的商水军,已被伍忌带往了当阳,沈彧麾下的军队实力,难免有所衰弱,虽然有马游的游马轻骑从旁侧应,可问题是平舆君熊琥对他们这些魏军太了解了,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拒绝跟魏军在平地交兵,试图借助城墙的防御,使魏卒出现更多的伤亡。

这使得沈彧的进兵速度遭到了限制。

不过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在他的进攻下,平舆君熊琥根本没办法派出援兵支援陈县。

三月二十六日,由于平舆君熊琥迟迟没有派来援兵,陈县最终被桓虎、陈狩二人攻破。

此时,桓虎亦已经得知沈彧正在攻打平舆郡,便打算与沈彧军汇合,没想到陈狩却提出了异议。

陈狩认为,接下来应当按照顺序攻打“项城”、“鲖阳”、“新蔡”等几座城池,切断平舆君熊琥向东奔逃的退路。

当时听到这话,桓虎张着嘴愣了半晌,愣是没反应过来。

不能否认,陈狩的建议其实很明智,只是桓虎一时间不能接受,因为凭他对陈狩多年的了解,这位兄弟几乎从未如此主动地去思考战术,以至于一直以来都是他桓虎说打哪里,这位兄弟就打哪里,仿佛是根本不上心,或者懒得去思考——比如当年在鲁国抵御新阳君项培以及楚国上将项末的时候。

没想到这次,这位兄弟居然会这么上心。

不过转念一想,桓虎就明白了:他兄弟陈狩为了杀平舆君熊琥给父亲报仇,苦苦等了二十几年,又岂会轻易叫熊琥逃离?

想到这里,桓虎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待攻陷‘南顿’后,便率先攻打‘项城’吧。”

南顿,即是位于陈县与平舆两地之间的一座小县,从城郭的规模来看,桓虎不认为能挡住他麾下的兵马,三日之内,必克此城。

然而就连桓虎也没想到的是,可能是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陈狩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武,以至于当桓虎对南顿展开第一波试探性进攻的时候,陈狩便冒着箭雨,身先士卒地杀上了城墙,以至于这座城池,竟被桓虎军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就攻陷了。

“走,去项城!”

战后,浑身是血的陈狩出现在桓虎面前。

看着这位兄弟满身血污,双目充血,看起来颇为狰狞凶恶,桓虎张了张嘴,愣是将心底那原本打算在南顿歇息一日的念头给打消了。

三月三十日,桓虎、陈狩攻打项城。

项城,曾经乃是相城君熊仼的封邑,跟楚东的巨阳君熊鲤类似,熊仼也是个无能且贪图享乐的主,除了用从封邑内收刮来的财富修葺了城池,将这座城打造地固若金汤以外,对这片土地以及治下的楚人毫无贡献。

不过今日,这座由项城君熊仼修葺的城池,却挡住了桓虎军的势头,任凭陈狩再勇武,也无法在欠缺攻城兵器的情况下,短时间就攻克这座城池。

而这,就给了平舆君熊琥提前预知警讯的时间。

如今的平舆君熊琥,早已年过五旬,哪里还像二十几年率军攻打魏国时那样无谋,他见桓虎在攻陷南顿后,居然不径直向南攻打他平舆,而是折道向东攻打项城,就猜到桓虎是要断他向楚东撤退的后路。

或许有人会觉得,桓虎此时攻打项城,也有可能是准备折道进攻新阳君项培,毕竟项城再往东,那就是新阳,即新阳君项培的封邑。

但事实上,新阳虽时新阳君项培的封邑不假,但这位三天柱目前根本不在新阳,而是在“谯县”、“相城”,因此桓虎进攻新阳,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