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一世汉臣,终入魏书!(三)(第3/4页)

车骑将军-曹洪!

征东将军-曹休!

御史大夫-华歆!

光禄大夫-董昭!

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凡一切军国大事,须子桓与八臣商议之后,方可公布执行,且不可孟浪行事,以免误国误民也!

至于后宅之事,皆听王太后汴氏处分,一切妾室、王子、王女、女婿、宗族子弟不得违背,并赐倚天宝剑一柄,执掌生杀,去恶存善!

勉之,勉之,勿负孤望!’

底下盖着大汉摄政丞相金印、魏王之宝印,以及曹操的亲笔画押!

………………

宣读完毕之后,程昱将手中遗令,传示文武重臣们,待大家都看过之后,又封回了金筒之中,准备派人送到许昌城,交到继承人-曹丕手中!

有了这份遗命,曹丕继承魏王之位,才更加名正言顺,也免的其他王子有觊觎之心!

“无愁啊,孤的身后之事,就全都托付给你了,你就是大魏的周公、霍光,替孤完成一统天下的重任,内修政治,外拓疆土,开创出一个太平盛世!

孤再赐你龙虎金鞭一条,宗族子弟、文武百官,若有包藏祸心,祸乱国家者,汝可代孤行使生杀之权!

再转告子桓一声,以后事奉大司马,犹如侍奉兄长,不可有丝毫的不敬!

还有文武群臣,都向大司马行跪拜之礼,从此以后,他就是朝廷柱石、百官之首了,任何人不得与之相争,明白吗?”

接下来,曹操突然口述一道命令,并有侍从端上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条鞭子!

四尺多长的鞭身,是用黑犀牛皮绞成的,坚韧无比、刀剑难摧,一尺多长的手柄,则是纯金打造的,上面刻有龙虎花纹,并有十六个撰文:‘上责昏王,下诛佞臣,代孤行事,震慑天下!’

“我等参拜大司马大人--威震朝堂,鞭策天下!”

与此同时,按照曹操的命令,文武重臣们都推金山、倒玉柱,向萧逸行跪拜大礼,就连程昱、董昭这般老臣也不例外,且没有人觉得难为情,大司马功高盖世,受得起这一拜!

“大王如此厚爱,末将敢不尊命,必将竭尽全力、辅弼朝纲,诸位大人请起来吧,咱们齐心协力,共创太平盛世!”

曹操亲自托付,百官跪拜行礼,这种情况之下,萧逸没有拒绝的余地了,只能向曹操跪拜行礼,并接过了龙虎金鞭,也接过了鞭挞天下的重任!

心中却一个劲叹息,奸雄果然是奸雄,这是挖了一个大坑,让自己往里面跳啊,自己不跳还不行!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曹操的遗令分为两部分,前面都是私事,关于自己死了之后,举哀、薄葬、祭祀、以及安置妾室,分割财物的事情!

还要把自己留下的衣服,分给萧逸、曹丕、曹植等人,可见在曹操的内心中,一直把萧逸与儿子们同等看待,曹、萧情同父子,并非虚言!

遗令后半部分,则是军国大事了,安排的巧妙至极,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及帝王心术!

奸雄是不放心两个人,第一个是继承人-曹丕,年纪太轻,威望不够,(当时只有25岁),处理军国大事没有经验,也难以震慑住文武百官、骄兵悍将!

又担心自己死后,其余的儿子们不服,比如曹植、曹熊会举兵谋反,威胁到曹丕的位置!

还担心曹丕掌权以后,改变自己‘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政治路线,投入到士族门阀们的怀抱中!

因此上,曹操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既是让他们辅佐曹丕,应对继位后的各种困难,同时也是监视曹丕,不要随意的背离政治路线,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第二个不放心的就是萧逸,位高权重,功劳盖世,其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个人威望都远在曹丕之上,还有一颗桀骜不驯之心!

更重要的是,萧逸只有三十九岁,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候,再过上一二十年,其功业又该何等彪炳呢?

这样的天之骄子,绝不是自家儿子能够驾驭的,因此曹操临死之前,必须将其限制起来,以免萧氏势力恶性膨胀,威胁到儿子的地位,进而夺了曹家江山!

第一步,任命萧逸为八顾命大臣之首,用他的文韬武略,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看起来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其实这是一道道德枷锁!

试想啊,曹操当着文武重臣们的面,把儿子托付给了萧逸,称之为周公、霍光在世,还赐予一条龙虎金鞭,萧逸如果做出不利曹家之事,岂不召来天下人唾弃吗?

第二步,则是人事安排了,看看八位顾命大臣里面,曹姓宗族就占了四位,还都是手握兵权的将领,忠诚上绝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