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2/3页)

徐重这才坐下来问道:“听说你们被人暗算,是谁干的?”

徐绩不敢说范宁,那只会让祖父更加瞧不起自己。

“是……是朱佩那个高个子护卫。”

其实也没有错,陆有为就是被那个女护卫抓住,扔了回来。

徐重眉头一皱,护卫当然不会无缘无故袭击人,这必然是朱佩指使。

“那小娘为什么要这样做?”

徐绩不敢隐瞒,只得小声道:“她和那个渔夫的儿子组队比赛,孙儿心中忿然不平,便恳请婶娘劝她不要参赛,或许被她猜到是孙儿的意思,把她惹恼了。”

徐重何等老辣,他立刻明白了,孙子真正的目标恐怕是那个渔夫的儿子,半晌他哼了一声道:“一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自取其辱,你真的让我失望啊!”

徐绩连忙争辩道:“吴健原本想花钱买通几个无赖狠狠揍他一顿,让他第二天起不了床,但孙儿不同意。”

“荒唐!”

徐重气得重重一拍桌子,怒斥道:“他若报官,一旦县令抓到几个无赖,把你们供出来,你们这辈子都不要参加科举了,这个吴健没有脑子,以后少和他在一起。”

“祖父,孙儿现在怎么办?”

徐绩抱住祖父的腿大哭起来,“孙儿已被淘汰,无法参加童子试,孙儿的前途毁了。”

徐重冷冷哼了一声,“你现在知道急了,既然知道科举前途重要,那还为什么要去喝酒?”

徐绩心中悔恨万分,他就恨不得再抽自己三十记耳光。

徐重望着孙子肿得像猪头一样的脸庞,他心中顿时怒火万丈。

‘刘彦通,你真当我孙子是面团,想捏就捏?’

……

夜幕悄然降临,范宁独自坐在房间里看书,他换了一身白色的细麻长衫,头上依旧戴着士子巾。

他看书入了迷,没有注意到有人走进了房间。

“在看什么书?这么入迷!”有人笑眯眯问道。

范宁抬起头,顿时吓了他一跳,居然是赵学政来了。

他连忙站起身行礼,“学生范宁,参见学政!”

“不必客气,范宁,李县令特地来看望你!”

赵修文身后正是县令李云,正负手笑眯眯地望着范宁。

范宁一阵头大,若这县令再给自己讲一通道理,自己今晚还要不要睡觉了?

但此时不容他多想,他连忙躬身行礼,“学生参见县君大人!”

他是以学生身份拜见县令,不下跪也不算失礼,如果是乡下老农,那就一定要下跪行大礼。

李云在吴县已经做了四年县令,正好到了一个仕途的转折点。

正因为是仕途的关键时刻,他格外重视一些有利于他形象和口碑的事情,比如这次县士选拔赛。

吴县的县士选拔赛举办已经有十五年,实践证明它的效果很不错,已经连续出现三个赐同进士出身的少年神童。

县士选拔赛在平江府的影响很大,甚至被朝廷礼部所关注。

今天是选拔赛第一天,李云当然要来视察。

他今天穿了一件淡紫色的常服,腰束革带,但头上依然戴着官帽,笑容和蔼可亲,他微微笑道:“我们坐下说话!”

范宁连忙请县令坐下,李云瞥了一眼他看的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居然是《大宋历届省试名文集录》,这本书他当年也视为神书一样供奉起来。

“这本书是范少郎的吗?”

李云指了指书笑道:“现在书铺里已经很难买到,不过汴京还能买到,平江府三年前就卖光了。”

范宁轻轻抚摸书的封面,他很喜欢这本书,心中确实有点不舍,但明天得还给裴光。

“这不是学生的书,是我们一个助教借给学生,在客栈无聊,看书打发时间。”

李云微微一笑,“这本书我有,回头我送你一本。”

范宁大喜过望,连忙起身感谢,“谢谢县君厚爱!”

李云呵呵笑了起来,“听赵学政说,今天范少郎又答了一道上绝题,写了一幅颇有劝学意义的对联,范少郎能不能给我也写一幅对联?”

范宁连忙谦虚道:“学生才疏学浅,怎敢在进士面前班门弄斧,县君莫要开学生玩笑。”

“我可没开你的玩笑,随便你写一幅,只要别写老畜生出蹄那样的对联就行了。”

范宁浑身一震,惊讶地望着这位李县令,他居然知道自己去年秋天在京城的事情。

李云似笑非笑地看着范宁,他只是点到为止,却不说破。

李云是不久前才从岳父的来信中才知道这件事,只是岳父在信中再三叮嘱他,此事关系到国丈张尧佐的颜面,不可传出去。

既然有这层关系,范宁也不再谦虚,他笑道:“县君不嫌学生学识低下,学生愿献丑写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