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恒河之约(第4/6页)

话音未落,就听见远处一阵人声鼎沸,只见一群当地人举着刀叉棍棒朝他们赶来,嘴里还愤怒地大声嚷嚷着。父亲一看势头不好,招呼大家落荒而逃,然而他们不认得路,跑来跑去又转回老地方。当地人越聚越多,眼看他们就要被团团围住,父亲眼尖,看见前面有座中式宅院,门匾上有“悬壶济世”几个汉字,店招是“祖传神医金大霖”,连忙领头逃进院内,也顾不得礼节,高声大叫“金先生快救救我们”,一时间把座静谧的宅院惊得鸡飞狗跳。

金先生从里屋应声走出来。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面容清癯白衣白裤,颇有仙风道骨的模样。他一看这群中国人惊魂未定的样子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走出门去对那些怒气冲冲的印度人说了一些当地话。想必金先生在当地行医德高望重,加上印度人多是佛陀信众,所以经他解释一阵那些人也就散开去了。大家连声感谢金先生,金先生却很谦虚,连声道:“冒(没)得么事,冒(没)得么事,都是中国能(人)么。你们出国来抗尔(日),给中国能(人)争光了。”

父亲听出金先生一口湖北乡音,不由得十分欢喜,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打听金先生老家竟然还是汉阳县柏泉乡,与祖父张松樵是真正的邻里乡亲。当金先生得知面前这个年轻军人就是湖北赫赫有名的棉纱大王张松樵的儿子时,不禁张大嘴巴久久合不拢来:“像你这样富贵能(人)家的公子都来当兵抗尔(日),中国有希望了。”

父亲问起金先生为何要到印度行医,金先生叹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军进攻武昌,房子烧得精光,恰逢有个老乡越洋到印度做生意,就随他来到加尔各答,靠祖传中医替人治病,维持温饱而已。”

金先生问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惹恼了印度人。虎头就把刚才踢牛的事讲了,金先生警告说:“印度人视牛和猴子为神物,它们要做什么,人就得由着它,万万碰不得的。幸好刚才那些人跟我熟,我就说这些中国人初来乍到不慎冒犯,请大家包涵。他们才算了。”

胡君问:“要是被他们抓住会怎样?”

金先生回答:“轻则鞭打,然后给神牛赔罪,重则乱石砸死,扔进沼泽里喂鳄鱼。不过,印度人大都心地善良,只要你不触犯他们的规矩,也都能友好相处。”

说话间金夫人从里屋走出来,她手里端着一只托盘,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几只青花细瓷碗,父亲心头一动,因为他已经从空气中闻到一种来自遥远家乡的熟悉味道。金夫人用湖北话谦虚地说:“冒(没)得么子招待你家的,乞(吃)碗热干面充充饥。”

果然都是香喷喷的家乡热干面!父亲很激动,伙伴们个个也很动情,金先生见状连忙安慰他们:“以后想乞(吃)热干面,就上加尔各答来找我,就是再冒踢人家神牛的屁股了。”

胡君向金先生请教为什么印度人都用右手抓饭,金先生笑道:“你们观察得很对,印度人的规矩是右手抓饭吃,左手么,那是用来干另一件事的。”

虎头抢着答:“一定是进厕所那件事,对么?”大家大笑。

4

回到皇冠大酒店已是下午,大堂挤了很多客人,父亲不经意中瞥到一个熟悉身影,就像雷达屏幕反馈出一个熟悉信号,心中咯噔一跳,于是就抬起眼睛来朝那个方向张望。他看见那是一个身穿美式军装的女军官正侧着身子与一个高大英俊的美军上尉说着话,父亲磨蹭着等同伴走过了,然后试着用四川话唤了一声:“罗霞——嫂子!”

女军官转过身来,两人足足愣了半分钟没有动弹。罗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南亚印度一座专门接待上流社会和盟军军官的皇冠大酒店里,竟然站着那个以淘气包著称的小表弟。只不过小表弟长大了,长成了个英俊结实的年轻军人。罗霞紧紧搂住父亲的头狂吻,喜极而泣,父亲则不好意思,手足无措地“嘿嘿”傻笑,两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一出亲人重逢的悲喜剧。美军上尉开始不大明白,站在一旁直瞪眼,罗霞连忙把他拉到一旁用英语解释一阵。父亲听见她使用的称呼是“亲爱的”,心里便泛起一阵狐疑和不高兴。美国人转身去办手续,罗霞赶快拉着父亲在咖啡厅坐下来。

父亲看见罗霞穿着一身合体的斜纹呢美式军装,头戴船形帽,一头波浪滚滚的黑卷发,他觉得嫂子比从前更美了,打心里为表哥士安高兴。他急不可耐地说:“士安一直都在打听你的消息,难道你不知道他也在印度吗?”

罗霞本来要去端咖啡杯子的手僵住了,美丽的脸庞因为震惊而有些变形,她结结巴巴地说:“他怎么会……在印度?有人告诉我,他在撤退途中失踪了,难道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