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洪应构陷孙黄宋“激烈文章”出炉(第4/4页)

徐血儿也说:“夫所谓‘宋骗案刑事提票’者,乃宋先生光明磊落,不愿为满清官僚所利用,而以未买绝版权之自著《间岛问题》一书,自行印行,为留学生编辑社经理某所诬控,未成罪案者,固无所谓‘撞骗’及‘刑事提票’也。今政府中知此事,惟袁世凯与李家驹耳。盖袁世凯忽忆及此事,以为是可以毁坏宋先生名誉者,乃密令赵、洪以巨款许应,使应收买此项提票也。此尤袁主谋倾陷之一大铁证也。”[111]此种解释同样不能成立,因构陷“孙黄宋”之“激烈文章”乃应、洪二人编造,并非“袁世凯忽忆及此事”而指使洪、应实施构陷阴谋。况且宋教仁印行其所著《间岛问题》,也不是什么“刑事”问题,袁世凯如何能让洪、应购得“宋犯骗案刑事提票”?而且,应夔丞声称“已向日本购孙黄宋劣史、黄与下女合像、警厅供钞、宋犯骗案刑事提票”,可后来却一直拿不出这些材料,可见所谓“宋犯骗案”,不过是洪、应为构陷宋教仁并骗取钱财面壁虚构的情节。

但有一个问题必须提出,即应夔丞明知自己手中没有可以构陷“孙黄宋”的所谓“物证”,那么,他难道不知道,拿不出“物证”就不可能从中央索取到款项吗?唯一的解释是,应夔丞当时判断袁世凯会先付款,让他去购买所谓“物证”。等款项到手后,他再和洪述祖设法构陷“孙黄宋”,敷衍袁世凯,给其一个交代。从洪述祖2月2日函要应夔丞“须于题前迳密电老赵索一数目”来看,二人确有先取钱后办事的想法。而这样做是基于既有的经验——5万元共进会遣散费就是袁世凯先付款,然后要应夔丞去办事,结果钱轻易落到了应、洪手中。只不过这一次应夔丞失算了,从接下来的案情我们看到,袁世凯似乎有所戒备,要求应夔丞先提供“物证”,然后再付款。于是洪述祖开始一次次催促应夔丞赶快将“物证”寄来,而应夔丞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回应,于是案情逐渐向另外一个方向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