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筑与将军(第6/7页)

援军的到来固然让人欢喜,但正如查士丁尼本应预料到的那样,纳尔西斯的存在完全削弱了贝利萨留的权力,险些将胜利成果毁于一旦。一心急于迅速建功立业的将军认为纳尔西斯受到皇室的偏袒;没过多久,所有官员都感到左右为难,在效忠贝利萨留的一派和效忠纳尔西斯的一派之间举棋不定。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本已人数不足的军队一分为二。纳尔西斯掌控了哥特军队的主力,贝利萨留则率军平定北意大利。

贝利萨留按照一贯的迅速行军战略,横扫意大利北部,从哥特人的压迫下解放了意大利的诸多城市。大多数城镇都打开大门欢迎他,渴望能摆脱异教敌人的欺压,重新回归帝国的怀抱。贝利萨留非常高兴地接纳了他们,但这就导致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随着战胜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得不派出更多人力在当地驻防。当米兰的大主教请求拜占庭出兵解放他的城市的时候,贝利萨留只能派出300人。他派出一名下属指挥这些士兵,然后继续向前进军,米兰大主教打开城门,当地的哥特卫队遭到彻底剿灭。

轻而易举地攻下米兰使拜占庭士气大振,但这却激起了哥特国王的愤怒回击。米兰可谓是维提格斯王国桂冠上的明珠、意大利的第一大城市,当听说米兰被拜占庭军占领时,他马上派出了一支3万人的大军,意图重新夺回米兰。

被围困的守军向贝利萨留发出了消息,他命令两位距离最近的将领去解救这座城市。然而现在,指挥权分裂的危险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负责去营救的两位将军或许是害怕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拒绝在没有纳尔西斯联名命令的前提下出兵;当他们犹豫不决之时,米兰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危机。走投无路的城内守军只能选择吃狗肉和老鼠肉充饥;现在他们面临着全部成为饿殍的命运,最终选择了放弃抵抗,向哥特人投降。这带来了十分可怕的后果。米兰的命运无疑为其他的意大利城市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公然反抗哥特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妇女和儿童被围拢到一起,卖为奴隶,男人则被当场屠杀,整个城市在火海中化为焦土。

意大利最美丽的城市之一遭受了如此悲惨的命运,这件事的最讽刺之处在于悲剧本身是可以避免的,但它至少提醒了查士丁尼,分散贝利萨留的权力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纳尔西斯也被紧急召回。最终,贝利萨留接到了一道明确的命令,他决定采取迅速突击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维提格斯的军队规模仍然远远超过拜占庭一方,但现在这位国王对贝利萨留的力量恐惧不已,拒绝冒险迈出拉韦纳的城墙一步。如果贝利萨留能够在把所有敌人围困在城墙之内的前提下攻下这座城市,战争就会在一瞬间结束。

可怕的拜占庭大军即将袭来的消息让维提格斯陷入了恐慌,此时他只能做出唯一一件他自认能够保住王位的事情。几周之前,他得到消息说波斯国王库斯劳正在拜占庭城的侧翼谋划发动战争,维提格斯只能在绝望中给波斯国王写信,希望能够借助波斯的力量,共同打击拜占庭。假如他能够说服波斯进攻东罗马,就会迫使查士丁尼召回贝利萨留,解决哥特国王面临的危机。虽然维提格斯的信使在距离波斯尚有很远路途的时候就被抓住处死,但幸运女神仍然站在了哥特一方。在八年的辛苦征战之后,库斯劳终于坐稳了波斯的王位,对于进攻拜占庭,他完全不需要哥特人的邀请。东部的拜占庭军队因为意大利的战争已经被严重削减,他完全确信如果缺少贝利萨留的率领,他们并没有什么可惧怕的。当然,由他个人签订的“永久和平”条约确实为此带来了一点小问题,但库斯劳并不是会让一纸空文阻碍他荣耀和劫掠道路的人。于是他派兵突袭叙利亚,调动全部波斯大军,意图利用帝国在西方全力作战的可乘之机。

正如维提格斯所期望的那样,波斯人的威胁足够让查士丁尼感到惊骇,他过早地下令结束了在意大利的战争。没有人知道拉韦纳的围城战将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查士丁尼也并不打算让他最优秀的将军继续与已经击败的敌人纠缠不休,更何况是在波斯已经直逼东方的情况下。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与维提格斯议和。以一半的财富作为交换,皇帝希望将波河以北的全部土地收归己有。

当两位使臣将查士丁尼的命令传达到贝利萨留的军营时,将军感到十分震惊。维提格斯只不过是一名手下败将,拉韦纳已经到了弃械投降的边缘。将军愤怒地试图同两位使臣解释情况,但他们也无法违背皇帝的指令。看到事态已经无法挽回,贝利萨留被迫选择屈服,但他拒绝签署条约。他绝不愿意在这样屈辱的条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查士丁尼并没有命令他这样做,他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