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帝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第2/2页)

财税部规定,原本的圣国中央银行发行的圣币,继续使用,同时,宣布发行纸币,与原本的中央银行发行的金属圣币同为一体,圣币为国家唯一标准使用货币,其余的一律不准流通,必须到国家银行进行兑换圣币后再行使用。

这样圣币的种类便分为好几种,纸币有一角,一元、五元、十元、百元五种面值,而金属货币,则还是分为三种:金币,银币,铜币。

由于冯云山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几十年后,银本位体系便会崩塌,因此,他未雨绸缪,提前应对,慢慢降低金币和银币的发行数量,以纸币代替。

因此,实际货币发行中,金属货币慢慢地只发行铜币了,1文、5文、10文、100文四种。

由于帝国版图的扩大,承载的经济也更加的大,财税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华中央银行的资本,同时,为了确保农业的发展,再成立一家中华农业银行,资本银直接五百万元,同时对原有的中华中央银行、中华工商银行、中华交通银行、中华建设银行这四家国有银行进行增资,中华中央银行直接增资到二千万元,其余的三家银行也跟农业银行一样,增资到五百万元。

缺口的资本合计二千四百万元,由中华帝国朝廷发行2400万元的“国债”,作为三行的基金。这样一来,原本的民间资本认购的中华工商银行、中华交通银行、中华建设银行三大商业银行股份进一步大大降低。

财税部规定,圣币为华夏唯一合法统一的标准货币,所有完粮纳税、商贸、公私款项的支付,均必须以圣币支付,禁止银子和国外的洋元在市面流通。同时,朝廷宣布,黄金为国有,所有百姓、乡绅的黄金,都不能流通,可到国有银行进行兑换圣币。

冯云山相信,通过不需五年,圣币便可名副其实地就成为帝国统一的货币。而此时的圣币币值,虽然还未彻底与银价脱离,但有了纸币的替代,慢慢地便会降低被世界银价涨跌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帝国金融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投放到民间的钱多了,便会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那些商家和乡间的乡绅地主们投资的欲望,将只盯着土地的地主老财们,从乡村拉到城镇,将其从地主变为资本家,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不但如此,圣币币制规范后,便确定了圣币的对外汇率,即一圣币元兑换一墨西哥鹰洋元,4.4元兑换一英镑的金币,稳定了汇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日后由于币值和对外汇率不稳而引起的外贸风险,更加促进对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