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陕西烽烟起(第2/3页)

然而想这些都没有什么鸟用。

就在崇祯皇帝走神的时候,温体仁又躬身道:“陛下?”

崇祯皇帝不开心了。凭什么这些混账东西作出来的妖蛾子要让自己不开心,左右你们都是当官的,都他娘的陪着朕一起不开心罢!

回过神来的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吩咐道:“敲响景阳钟,召百官进宫议事。”

施凤来一听崇祯皇帝的语气,就知道崇祯皇帝这是准备把事情往大了搞,当下便反对道:“启奏陛下,臣以为现在敲景阳钟不妥。非国之大事,景阳钟聚文武百官进宫便轻易敲不得,陛下不见当年幽王烽王戏诸侯故事?”

崇祯却是嘿嘿冷笑一声道:“国之大事?甚么是国之大事?不是死一个皇帝才叫国之大事,更不是国要亡了才叫国之大事。一旦亡国之时,朕便是把这景阳钟敲破了,敲烂了,又有谁会进宫护驾?”

崇祯皇帝虽然小白,却也知道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敲过这景阳钟的,而且后果很感人——由于老朱家最后一条忠犬英国公也战死沙场,整个大明的文武百官外戚勋贵,就他娘的没有一个进京听诏的!

也正是因为为此,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才大力任用厂卫,对于英国公一系多有封赏,根本就不在乎英国公一系一公一侯会让其他人怎么看——要么用眼看,要么就别看,看了还想瞎咧咧的就去死。

只是刚才崇祯皇帝一番话,却是吓得温体仁和施凤来早早地跪下了,什么死一个皇帝,什么亡国之时,这种话从一个皇帝的嘴里说出来,太他娘的吓人了。

温体仁叩首道:“陛下慎言。臣等有罪,使陛下忧心至此。望陛下保重龙体。”

施凤来也跟着道:“臣等有罪,使陛下忧心至此。望陛下保重龙体。”

崇祯却道:“朕的龙体再保重又能怎么样?难道朕保重了龙体,这些混账就不贪了?活不下去的百姓就不会反了?”

见温体仁还想再劝,崇祯干脆道:“温爱卿与施爱卿不必再劝,随朕去等百官们罢。”

等到被突然敲响的景阳钟给弄的一脸懵逼的文武百官和各路勋贵们都赶到了宫中,就看到了崇祯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温体仁和施凤来早早地就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等着了。

等到百官山呼万岁之后,崇祯便先阴沉着脸道:“陕西大旱的事儿,众位爱卿都还记得罢?”

就这么两天的事儿,大家伙儿还在这殿里被崇祯皇帝训的跟孙子一样,顺便菜市口上也是人头滚滚的,谁敢忘?

崇祯皇帝眼看没有人跳出来说话,便随手抄起刚才拿过来的锦衣卫密报,往面前的空地上一扔,接着道:“温爱卿,读给众位爱卿听听。”

王承恩快步上前捡起密报,走下去交给温体仁,这才又回到崇祯皇帝身边站好。

温体仁打开密报瞄了一眼,发现和刚才自己在崇祯皇帝那里听到的消息差不多,便转过身来,朗声道:“臣田尔耕启奏陛下:经查,白水县县令戴永怡勾结乡绅张志魁,侵占民田千余亩,得银数千两,白水县县民王二聚众造反,聚众攻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府谷知县胡青寒阴以管家之名,侵吞民田五百余亩,逼死百姓七十有三。黄甫乡宽坪村人王嘉胤伙同吴延贵等造反。宜川知县戚乘忌侵吞赈济粮食吞一千五百石,其数近所调赈济粮食之半,复又高价卖粮,二百余户百姓因购粮乞活而破家。县民王佐挂举兵造反。安塞举人褚师臣借陕西大旱,侵吞投献之田五百余亩,逼反高迎祥,高贼自称闯王。”

等到温体仁将锦衣卫密报读了一遍后,整个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和勋贵都是后背一凉。

谁都知道现在这位崇祯皇帝是什么性子。

原本的天启皇帝虽然推出了魏忠贤当靶子,跟东林党和文武百官斗,但是好歹还算是要点儿脸面,甚么时候也没有撕破过脸明刀明枪的干。

可是这位爷不一样。

心情不爽了就是人头滚滚,平日里不招惹到这位爷还好,若是惹的这位爷不爽了,不管是被挂在午门的黄立极,还是部属被筑了十余座京观的林丹汗,可都在等着有人作伴呢。

就算是这样还不够,那范文程呢?大家伙儿哪个不知道,忠烈祠前的那尊跪像可是范文程本尊跪在那里,估计生生世世都没有站起来的希望了。

此时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大殿中点起的牛油蜡烛,将整个大殿中再次照亮。只是崇祯皇帝的脸色却是越发的看不清了。

崇祯皇帝看着大殿中的群臣开口道:“都听过了?有何感想?”

兵部尚书崔呈秀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乃官逼民反之举,彼辈既然害民,乃是自绝于天下。当务之急,乃是先处理掉这些害民之辈,再安抚民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