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给阎王下道旨意(第2/3页)

想想都蛋疼!

但是这也正好是崇祯皇帝的目的。

既然严刑峻法吓不住这些混账东西,老子干脆就再给你们加一道锁,让你丫死后都得跟着遭罪,就问你怕不怕?

打定主意的崇祯皇帝还会听温体仁等大臣的劝谏?当即便挥手道:“卿等不必再劝,给阎罗天子的诏书,朕是下定了。至于天帝那里,朕自然会在祭天之时上书分说。”

说完,又语带诱惑地道:“卿等用心国事,朕亦会在祭天诏书之中分说,许卿等百年后飞升天界,岂不美哉?”

……

这种屁话都让您说了,您还让我们怎么说?

无奈之下,温体仁只得带着一众大臣先行谢恩。

搞事情没够,做事情也没有底限的崇祯皇帝却又接着道:“害民不辈不能饶过,然而朕的皇长女出生,朕有意让普天之下的百姓也跟着同乐一番。王承恩拟旨。”

等到王承恩躬身应是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其令,天下百姓凡年满六十者,赐肉十斤,面十斤,油十斤。凡崇祯元年之中有女儿出生者,赏布一匹。此事着各地县衙统计,锦衣卫复核,一应支出,皆由内帑调拨。”

小白朱晓松版的崇祯皇帝虽然觉得自己头铁,也不怕什么死后下地狱什么的说法——朕杀贪官是为了百姓,活百姓而杀贪官肯定是积阴德的事情,下地狱什么的让贪官们去就好了,朕还是上天庭就好。

但是不管怎么说,刚才自己可是大言不惭的要用贪腐害民之辈的血来为自己皇长女的出生来庆贺,终究这事儿不太妥当,倒不如用些普天同庆的由头来为心肝宝贝一般的靖雪来积些阴德祈福罢。

反正依着大明现今的医疗条件,活到六十岁以上的肯定不会太多,至于崇祯元年生了女儿的,就算再怎么多,也不过是一些布的事儿罢了。

而且借着这个事儿,普天下得到了好处的老百姓还能不念着自己的好?最好把自己念成万家生佛一般的明君,自己的皇位还不是稳如狗。

至于没得到好处的,这个不能怪朕,怪只怪尔等没有生女儿罢。若是以后再想要好处,就他娘的可劲的给朕生娃,女儿也是宝贝啊。

只是一想到女儿,崇祯皇帝便接着道:“昨儿个夜里皇后产下皇长女靖雪之前,朕心中着实捏了一把冷汗。朕在十三四岁之时,却是怎么吃都觉得饿,可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然则民间十三四之时,却有颇多为人父母者。朕以为彼辈自己的身子骨都没有长得结实,又如何能生养得好婴孩?因此朕欲修改大明律,女子十六岁前不得成婚嫁娶。”

温体仁和郭允厚在昨天半夜之时,就已经听到崇祯皇帝提过让户部去统计调查女子生育早晚和产妇难产的问题,却不曾想崇祯皇帝竟然在这个时候直接提出来了。

暗道一声这位爷果然还是想一出就是一出,半点儿耐心也无,温体仁便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温爱卿有甚么想法?仔细说说?”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民间嫁娶在十三四岁者,便是用过江之鲫来形容只怕亦不为过。陛下虽是一片爱民之心,然则乡间不识字的愚夫愚妇甚多,只怕难以理解陛下一片仁爱之心。臣以为不妨等到户部所统计资料齐全之后,再行修改大明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点头道:“温爱卿言之有理,却是朕有些操之过急了。罢了,便由户部牵头去统计,锦衣卫与东厂在毕要时可以予以协助。等到统计的结果出来后,再行决定罢。”

左右已经没有其他事情,崇祯皇帝便早早地散朝了——后宫之中,乖女儿靖雪一定想念自己这个父皇了,不去亲亲抱抱可不曾,等大了些,还要举高高呢。

只是崇祯皇帝注定要失望了。

同样被周皇后宠爱不已的长公主朱靖雪此时正在后宫之中接受着围观——袁妃,田妃,还有那个封号叫婉妃但是实际上跟婉这字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的完颜玉卓,再加上心中极其喜欢小孩子的懿安皇后张嫣也在这里。

再想想过不了多久还会有一众命妇前来宫中道贺,崇祯皇帝就头疼不已。

人家说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这会儿坤宁宫里已经有了两千五百只鸭子扎堆在一块强势围观一个刚试着睁眼的小婴儿,崇祯皇帝就更头疼了。

匆匆忙忙地看了一眼除了吃就是睡的朱靖雪,崇祯皇帝干脆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等人出了宫,往皇家学院而去。

皇家学院可是个好地方,里面除了徐光启外,剩下的大拿也是一堆一堆的,更不要说还有个叫陈足奇的家伙。

等到了皇家学院,止住了前来见礼的徐光启等人,崇祯皇帝便说道:“皇后在昨个儿个晚上给朕诞下了皇长女,朕心甚喜,如今也与诸位爱卿一同分享这喜事。”